曲靖美丽新农村:根植传统文化 展现道德风尚

15.08.2016  22:14

近年来,曲靖市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六个一”为载体,从环境、文化、规范、讲堂、工程建设、模范评选等方面,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农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农村,建设美丽新农村,培育时代新农民。

爨文化融入公益广告 农村宣传成一道美丽风景线

建设美丽新农村,发挥公益广告的熏陶启迪和感化宣传作用,曲靖市是这样做的:将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公益广告宣传中,再加入爨文化等元素,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宣传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现立体式、全覆盖、地方化、本土化。

立足实际,在全市打造了一批“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社区、街路、村镇、主题小品。以师宗县竹基镇为示范辐射,建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示范村40余个。

以图片、漫画、标语等形式,在农村的大街小巷制作墙体文化十万余幅,在全市农村形成了公益广告宣传的美丽风景线,让传统美德文化、公益广告村村有,处处见。群众能在一个向上向善的环境中,讲道德、明是非、识美丑、辨善恶。

曲靖文庙开展“家规 家训”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全覆盖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农村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农村?和谐良好社会风尚如何形成?曲靖市又是怎么做的?首先,曲靖市举办“道德讲堂”,让“道德讲堂”进机关、社区、学校、警(军)营、农村、企业“六进”活动,实现市级和市级以上文明村、社区、文明小城镇全覆盖。至2016年7月,全市已建设村镇道德讲堂400余个。

其次,创新开展了家族道德讲堂、农家大院道德讲堂、双语道德讲堂、清真寺道德讲堂等新式新颖又接地气的道德讲堂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讲堂,引领了风尚。

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改善 美丽宜居乡村留住人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建设美丽乡村。针对农村留不住人这个问题,曲靖着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按 “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总要求,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推进40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250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2016年全市安排财政资金1.88亿元,整合各类资金44.6亿元,将完成48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目前,计划的30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明显,乡村绿化亮化美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农民素质、乡风文明、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青山绿水,乡愁切切的美丽新农村正从理想变为现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留住了农村的人,也留住了农村的根。

道德讲堂进农家

道德评选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除了宣传,改善居住环境,为了营造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曲靖首创星级评定、晋位升级、动态管理模式,测评文明村、社区、乡镇、小城镇。在全市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69所,乡镇综合文化站80余个,行政村综合文化室1000余个,农村文化小广场3000余个,农村文化户1600余户。丰富了内涵,提升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质量,形成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升级版本。开展“百万家庭传家风”、“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等评选活动,形成崇德尚善、邻里和谐的浓厚氛围。开展“曲靖身边好人”、“最美母亲”、“曲靖美德少年”、“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道德模范巡讲巡演、道德模范进基层、身边模范进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云南网实习记者 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