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 我们不能只有一个六小龄童

29.01.2016  17:27

    一场舆论热潮在不断发酵,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万众呼吁六小龄童上春晚的声浪,有网友说“听到音乐一响就哭了”,“我的童年有猴哥”,更有网友幻想了一下猴哥登上猴年春晚时的场景,“零点倒计时,5、4、3、2、1,金门大开,六小龄童穿着战甲,戴着雉鸡翎,耍着金箍棒大喊一声‘俺老孙来也!’带领一群猴子猴孙大闹舞台,光想想我都能感动得哭出来。”不管六小龄童今年是否上春晚,网友们的怀旧情结以及对经典的记忆已经被成功唤醒。人们希望六小龄童上春晚,呼唤的不只是某一个人,更是一种向经典致敬的情怀。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与人们的情感息息相关,86版《西游记》更是70后、80后、90后三代人共同的记忆。当年《西游记》首次播出时,就已轰动全国,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30年来,它的重播次数达到了3000多次,观众百看不厌,几乎无“”能出其右。86版《西游记》的成功绝非偶然,那一代影视工作者对电视艺术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精益求精,是造就这部荧屏经典的重要条件。

    当年,为了增加身上的“猴气”,六小龄童在剧组里与猴子同吃同住。每天仔细观察生活、思考表演,他塑造的孙悟空惟妙惟肖,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单单是为了演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他就给自己制定了各种训练计划,最终克服了自己近视的“障碍”。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形象如此深入人心至今无人可以取代,给当下娱乐从业者以启示:在一个角色身上投入多少心血,观众是看得到、记得住的。

    如今,当大家把荣誉和鲜花再次簇拥到六小龄童身上时,也不应忘记那些曾经为经典的诞生付出过心血的人们。记得有报道称,86版《西游记》在拍摄时遭遇了重重困难。剧组在特别艰辛的条件下进行工作,连基本的拍摄设备都不完备。为了拍出立体生动的特技画面,资金不足的剧组用普通钢丝自制威亚,拍摄时钢丝磨细了还在用,孙悟空三个师兄弟都因为钢丝突然断裂而摔伤过。薪水微薄,但不少演员却愿意当“万能龙套”,其中“沙僧”闫怀礼一个人就演了9个角色……

    作为热门“IP”,西游题材被多次搬上荧幕。包括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后来他执导的《西游降魔篇》,以及田晓鹏导演的动画片《大圣归来》等,都赢得了不同程度的赞誉。但在猴年春晚到来时,大家想到的不是上述几部电影,而是86版《西游记》;希望看到的不是其他版本的孙悟空,而是六小龄童的经典扮相。当众口难调的观众都在发出同一种呼唤时,已经说明了,在接近经典方面,86版《西游记》、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离得更近,而后面拍摄的大量作品,只能算是新时代的商业佳作,能否成为人文意义上的经典之作,还有待时间考验。

    猴年一来,西游题材更加成为了各方争抢的“香馍馍”。且如今国内影视业在立项方面喜欢扎堆,据报道,仅猴年就有大大小小不下10部西游题材的电影立项。喜爱经典,传播经典,包括消费经典,都是好事,可以理解,但扎堆行为并不利于经典开发。向经典致敬的最好方式应该是重质而非重量,我们不能只有一个六小龄童。

    无论最后六小龄童能不能上春晚,围绕他所产生的热烈议论,都已经提出了一个议题:经典的力量何以如此巨大?对经典的开发利用需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在万众呼吁声中,大家可以跳脱“大圣”上春晚这个热点话题,多一点更深层次的思考。(人民网 韩浩月)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