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人:保护梯田 守望家园

21.06.2016  20:46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的掌声为中国响起——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

三年后,我们踏上红河南岸、哀牢山腹地,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阳光下,哈尼儿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之光熠熠生辉!

圆 梦

哈尼人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挥镰斩荆,扬锄垦荒,寻找梦中的‘诺玛阿美’(和谐、安宁、丰衣足食的家园)。”端坐在竹凳上,哈尼古歌悠远的曲调在蘑菇房里回荡,火塘照亮了省级传承人马建昌古铜色的面颊。蘑菇房是哈尼族的传统民居,一年四季、世世代代都生着火塘,火塘和太阳一样成了温暖的符号,美好生活和梦想的象征。

竭尽全力保护管理好世界遗产,使之代代相传、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哈尼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五彩梦想。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世界遗产管理局局长张红榛记忆里,清晨阿妈背起她到小学去给学生上课,梯田就是儿时的摇篮;繁星满天的夜晚,田畴中蛙蟾的鸣叫就是梯田唱给她的催眠曲。

哈尼梯田不是纯粹的风景,而是哈尼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是多功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们古老的家园。”13年申遗路,一朝梦圆,“梯田女儿”从哀牢山走上联合国遗产委员会讲台,“申遗成功不意味着保护的终结,而恰恰是挑战的开始。

现今,哈尼梯田保护工作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梯田保护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已形成省、州、县多级联动,文物、住建、国土、农业、环保、旅游等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红河州以及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分别成立了两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负责梯田日常保护、管理、监测和协调利益等相关工作。元阳县政府还与遗产地村民小组、农户逐级签订保护梯田责任书,建立起县、乡镇、村委会、村组4级共同保护的新格局。

夏日的梯田瑰丽壮阔,千条万条曲线,回旋起伏,遒劲向上。

筑 梦

远古的梦想薪火相传,昨天的记忆愈发清晰。

三年前,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评语中写道,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与古建筑、古遗址、古化石等类见证历史的世界遗产不同,哈尼梯田作为活态文化景观遗产,以人为主体的梯田景观、梯田文化还在不断延续。活态保护和发展,失败的案例举目皆是,成功的却凤毛麟角。

作为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元阳县立下“军令状”:死守核心区70589.1亩梯田、12.7万余亩森林、5个遗产重点村和42个传统村落、“哈尼古歌”等文化传承、梯田水系恢复保护。

以铁腕划定的保护红线,宣示了元阳县委、县政府的决心——世界遗产的桂冠,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履行保护责任的新起点。

东方既白,水汽在山罅里蒸腾而上,缥缥缈缈之间,冷凝成雨雾,洒落在林中,形成无数沟、溪、潭,水漫山岭,哀牢山变成了湿地——这是县水务局副局长李晓林理想中的梯田,“水源林、民族村寨、水稻梯田、灌溉体系构成的生态循环系统,决定了要保护好梯田,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水。

为了比较不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李晓林无数次冒雨趴在森林里,雨水顺着树干、枝叶、杂草、浮土往下渗透。一滴、一滴,淋在脸上、脖颈上,像母亲温柔的手。

如今,在核心区公路两侧绵延58公里的1.28万株树木,使遗产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7%,与境内19万亩梯田、6400多公顷森林、4653条水沟干渠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系统,哺育着全县40余万农业人口。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还身兼数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说,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在决定申报世界遗产之日就已经开始。申遗成功这3年,是进一步对梯田生态文明的再认识,发展方式的再梳理,发展举措的再升级。

逐 梦

犹如山之精灵步履轻盈,犹如梦里身影渐行渐近,棕扇在省级传承人马建昌的手中起起落落,恰似一只白鹇鸟在密林中饮水嬉戏、亮翅飞翔……舞曲终了,观众如梦方醒,掌声响起。白鹇鸟是哈尼人的守护神,《棕扇舞》深沉、内敛的风格,正是哈尼人不屈不挠、坚毅稳健的性格体现。

哈尼梯田是哈尼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也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从一度对梯田的漠视、轻慢,到敬畏、保护、关爱,当地人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201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张红榛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管理探索类突出贡献奖”。她说,她很珍惜这份荣誉,但荣誉不仅属于个人,它属于为哈尼梯田稻作系统辛勤奉献、为农业文化遗产努力工作的人们。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世界遗产”在红土高原上拥有了来自更大区域、更多领域的关注,中国传承文化、保护遗产的努力,得到了世界肯定。

在2015年7月举行的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获得充分肯定和赞赏。“缔约国采取了重要步骤来加强遗产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所开展的梯田红米生产合作机制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成果。

自强不息,在艰难困苦中开天辟地,建设家园;奋斗不止,在发展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这是哈尼人的时代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哈尼人的梦想,是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实现的,靠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力量。

1300年前,古代先民为追寻梦中的“诺玛阿美”而来,他们把伟大的民族力量镌刻在哀牢山之上;1300年后,哈尼儿女逐梦梯田,执着地守望着精神家园,书写更为壮丽的篇章。

记者 李树芬 乐志伟

相关报道:

【保护篇】元阳县:保护优先 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篇】千年哈尼古歌韵味悠长

【创新篇】梯田红米成为高原名片

【发展篇】元阳:美丽家园绘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