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滇人才奖评委专访】 4人进入第四届“兴滇人才奖”农村实用人才提名
云南网讯(记者 罗浩)7月3日至8月23日,第四届“兴滇人才奖”经历了动员、行评、初评、复评四个评审过程,最终评选结果也将揭晓。农村实用人才的评审情况如何?9月6日,记者专访评委,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友林。据他介绍,本次农村实用人才评审共有46人参评,4人进入提名。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
具体分为5类:生产型人才(包括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等)、经营型人才(包括经营型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技能带动型人才(主要指能工巧匠)、技能服务型人才(主要指村级农技服务人员)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包括乡村文体艺术人才、乡村社会工作人员等)。
谈及本次评审特点,刘友林说,首先是遵循党管人才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次评审推荐都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其次,是把申报人的业绩贡献放在突出位置,推荐人的事迹要能进一步激励、鼓舞各地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申报的人选都是从各地农村实用人才中推选出来的杰出代表,但由于受名额的限制,必须进行反复比较、好中选优,作为评委,很是纠结。”刘友林感言,“兴滇人才奖”的评选将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个评审单元,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树榜样、立标杆,把“腿上带泥”的实干者与各行各业的能人放在一起,不拘一格,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对人才兴农、实干兴滇将产生巨大的激励和鞭策,“这也说明,‘泥腿子’也是人才”。
云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当前,云南正处于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刘友林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才能具备竞争优势,这也对人才、组织形式和科学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从参评的人选来看,其中不少是有别于传统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拥有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能较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助推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此外,依托科学技术支撑农业发展也从中得到体现。”刘友林猜测,下一届“兴滇人才奖”的评选,可能重点的评选对象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本届评选较为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考核申报人的业绩。刘友林说:“只要业绩突出,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带动农民就业,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农村实用人才。当然,也支持和鼓励城里人从事涉农产业,因为农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关阅读
【兴滇人才奖评委专访】朱有勇:兴滇人才奖比的是“干货” 没有任何私情可讲
【兴滇人才奖评委专访】崔运武:社会工作注重务实 我省亟需专业人才
【兴滇人才奖评委专访】杨经元:提供政策支撑 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兴滇人才奖评委专访】马洪琪:“兴滇人才奖”评选能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兴滇人才奖评委专访】陶春:兴滇人才奖,评的是云南腾飞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