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新能源产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27.03.2015  11:56

      本报讯(通讯员 杨彦) 春天来临,位于祥云县东部的野猫山上郁郁葱葱,33台风机沿着蜿蜒的山岭高高矗立,远远望去,仿佛一个个巨人在高山流云间转动风车,十分壮观。目前,祥云县引入风电项目5个,投资额达35亿元,风机数量达到167台。
      祥云县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立足县情,积极探索,结合国家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新能源企业开发风能。在开发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政府主导、企业开发”的原则,切实做好风能发展规划与“十二五”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利用保护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相互衔接,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引导企业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风能资源。
      祥云县的风力资源丰富,风力适中,每台风机每月发电量可达七八十万度,效益可观,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华能集团等企业到祥云投资开发。
      为了帮助企业早日实现并网发电,祥云县成立了新能源开发建设协调指挥部,抽调22人组成办公室和4个协调工作组,安排工作经费100万元,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由于项目地处高山峻岭,涉及乡镇、村组多,施工难度大,指挥部各协调工作组建立定期跟进联系制度,上山下乡,进村入户,及时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山场、道路、补偿等问题。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风电塔筒由位于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内的中水电甘肃水工机械厂生产,水泥由建材集团等企业供给,促进了当地工业、运输业的发展和农民工就业。为便于运输建设材料,风电企业投资修建了进山道路,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在野猫山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华能集团澜沧江祥云风电有限公司为彝族群众聚居的米甸镇石沉江村,新建了宽敞平坦的进村道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问题。此外,公司还安排一定资金,每年支持3至5个村组做好新农村建设。
      2014年底,由华能集团澜沧江祥云风电有限公司投资4.29亿元建设的野猫山风力发电场并网发电,到现在短短3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到5000多万度。此外,该公司投资5亿元的杨家房风电场,计划建设风机18台;投资4.75亿元的白鹤厂风电场,计划建设风机28台。华能集团祥云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天峰山龙泉风电场,计划建设风机79台。水电十四局大理聚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九顶山九龙风电场,计划建设风机9台。这些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年内可全部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
      据指挥部工作人员测算,5个项目全部投产以后,祥云县风电产业年产值在15亿元以上,每台风机每年可产生税收100多万元,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