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知识产权周 昆明多场活动为企业“传经送宝”

26.04.2016  11:06
    专题报告会、操作实训、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沙龙,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到来之际,我市从昨日起举行了丰富的系列活动,普及知识产权文化,为在昆企业传经送宝。
  25日下午,“昆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报告会”以专题培训的形式,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巡视员陆毅作为权威专家作专题报告。报告会上,陆毅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专利战略研究等进行了分析讲解,使企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该活动由昆明市知识产权局主办、云南滇创科技孵化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各区代表、企业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带头人共200余人参与。会后,不少企业管理者表示受益匪浅。
  2015年,昆明市专利申请11060件,占全省专利申请的62.83%,全市专利授权6795件。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535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2015年32家企事业单位申报了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在县区推荐、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局长办公会、公示等程序,认定了知识产权工作基础较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综合能力较强的24家企事业单位,为昆明市2015年知识产权企事业试点示范单位,给予经费扶持90万元。2015年,我市还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19家。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也达到162所,5万多名学生接受了知识产权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日,云南滇创科技孵化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还将组织官渡区100名以上企业科技工作者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并邀请专家到官渡区大润发商业广场中央的“创业咖啡厅”举行“知识产权沙龙分享会”。
  现状 知识产权案件增长迅猛
  2001年,昆明中院设立了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民事审判第六庭。2007年,又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民六庭也正式更名为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管辖昆明辖区内涉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和行政、刑事二审案件。
  2011年至2015年,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二审民事案件4195件,其中数量占比最多的分别为著作权案件1659件、商标权案件987件、专利权案件1295件,审结4311件(含旧存案件)。据昆明中院统计,2008至2013年的6年间,昆明中院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830件,占全省的80%,2013年以来,3年间昆明中院审理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00余件,在全省法院中案件数量最多、所涉领域最广、辐射地域最宽。
  “案件增长趋势迅猛,重大、疑难、新类型案件增多,所涉领域不断扩展的特点,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总体呈增长趋势。”昆明中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杨越说,在昆明建设国际化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在云南本土特色产业、新兴服务产业等的发展带动下,诸如反垄断、不正当竞争、涉外知识产权及与新型会展、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案件不断涌现,挑战巨大。
  审理 “三合一”审判模式
  网购无标产品、防伪标记、标签、包装袋,自己捣鼓弄出个“三星”“惠普”“佳能”产品,之后在柜台上明目张胆销售后,40岁的邹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9万元。
  这起涉及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审判中,昆明中院知识产权庭就运用了“三合一”审判模式来审理。
  “‘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就是建立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统一集中审理的审判机制。”杨越介绍,在刑事案件中,涉及知识产权这块的诉讼无法和刑事案件一并审理,受害方要想再追究被告人的侵权责任就要另案起诉,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昆明中院推出实行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将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全部集中到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这一模式从定性及法律关系把握上会更到位、规范。对于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尺度统一,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能力和水平等将产生积极影响。
  “昆明中院还与云南大学签订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教学研究基地,为法学教育改革和普及法治、培养学者型法官开创了新局面。”杨越说,云南大学和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共同研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遇到的疑难复杂的理论问题,共同致力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
  利用大学的理论研究优势,为法院解决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利用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战平台,为大学的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为培养人才提供实践条件。
  昆明中院知识产权庭也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知识产权审判先进单位”和“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