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17.12.2016  21:09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有个个“知礼仪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突出宣传普及,落细落小力求入脑入心;突出道德滋养,标注彩云之南精神坐标;突出地域特点,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新拓展,为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彩云之南更美好。

   突出宣传普及

   落细落小力求入脑入心

  11月8日,第17个中国记者节当晚,一次特别的采访在省文化馆艺术客厅“德耀云岭—云南道德模范人物曲艺专场晚会”现场展开:

  “你爷爷应该这样对你说——”记者点拨杜正云。

  嗫嚅片刻后,杜正云急了:“可我爷爷没这么说啊!我们祖孙三代守了80年墓没有作假,今天你让我说假话?

  激动的情绪瞬间在现场迸发:那个红军只是个10多岁的孩子,10多岁的孩子打仗时受伤了,我们答应过红军首长照顾他,答应过的事就要做到。很多人说我们老杜家憨,那是他们不懂……

  朴实而有力的告白直击观众内心深处,小品《采访杜正云》赢得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用曲艺形式展现道德模范人物和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是我省创新宣传形式、提高道德模范人物宣传感染力的一次新尝试。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云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各种平台、各种形式,寻求核心价值观与人们心灵的契合点,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行业规范中,融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中,融入电影、电视、戏曲的镜头和唱腔中,传递惩恶扬善的正能量,塑造激浊扬清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基层文化设施的作用,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作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省教育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小学德育教学内容,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班团队活动等形式,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弘扬。云南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的生长点,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嘉许措施……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云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

   突出道德滋养

   标注彩云之南精神坐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培植一种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道德。

  云南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用道德滋养心灵土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因为一份热爱,耿家盛把工匠的活计干成了艺术;因为一种选择,梁达松59载边疆支教育桃李;因为一份友善,郭其芳用最好的年华演奏出了最美的敬老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小人物用他们的凡人善举,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明德惟馨的精神力量。

  云南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好人、赞好人、帮好人、育好人”机制,加强道德模范选树培养;广泛开展云岭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脱颖而出,标注出彩云之南的精神坐标。

  近5年来,云南共有4人被命名为全国“时代楷模”,全省共命名“云岭楷模”22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8名,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181名;荣获“中国好人”127名、“云南好人”167名;评选出“云南美德少年”161名,形成了先进典型的群体效应。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像种子一样撒向心田,孕育出云岭大地的精神绿洲。

  “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云南大力推进“善行义举榜”建设,在机关、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设立善行义举榜,树立起先进典型“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和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

  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敦风化俗。云南建设17个“云南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挖掘、整理省内25个兄弟民族的传统美德;依托各地文庙、家族祠堂、国学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教育、经典诗词朗诵活动;深化“俭约云南”行动,促进形成“讲节约、树新风”的文明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云南开展以“弘扬优良家风,共建和美云南”为主题的家风建设,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汇成谱写中国梦的强大精神能量。

   突出地域特点

   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新拓展

  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云南有8户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殊荣。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文明家庭创建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最暖心的构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切实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越来越接地气、连民心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之花蓬勃生长,让幸福之意可感可触。截至2015年,我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9个、全国文明村镇81个、全国文明单位125个。评选表彰省级文明城市10个、省级文明县城26个、省级文明小城镇100个、省级文明单位1957个、省级文明社区150个。

  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云南还着眼地域特点和地方特色,深化边境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八千里边境线文明创建活动”,边境地区干部群众爱国意识不断增强。临沧市总结推广“六个共同”(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情共同干、致富产业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的经验,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中央领导高度评价。

  云南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打好“四张牌”,即培育文明乡风民风,打造美丽乡村“和谐牌”;狠抓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生态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打造美丽乡村“民族牌”;实施边境文明创建,打造美丽乡村“国门牌”,助推“美丽云南”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成为云南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云南不断加强文明旅游工作,“四突出”抓好文明旅游和素质提升。即:突出出境旅游教育引导,将文明旅游宣传教育贯穿出境旅游全过程;突出抓好重要节点,组织“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公益活动、红色旅游系列活动;突出文明旅游专项检查,教育引导文明出游;突出文明旅游信息采集,对纳入“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人采取限制、惩戒措施,提升“美丽云南”形象。

  各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全过程,深入开展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等教育,筑牢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增强各族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立足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各地把地域文化与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着力挖掘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边地文化等资源,用当地民族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能够接地气、带乡土气息,有效融入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云报全媒体 记者 程三娟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