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八旬孤寡老人5万多遗产赠乡邻
在寻甸县七星镇腊味村,89岁的李配堂老人遗产捐赠同村70岁以上老人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勤学、诚恳、慈爱、朴实、乐善好施”是老人一辈子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
八旬孤寡老人一生勤俭乐善好施
李配堂1924年生,14岁参军,30岁转业到昆明南坝化工厂工作。只有小学文化基础的他,通过努力学习,最后升任高级技师,在工作岗位上担当重任,一干就是20多年。
1985年退休后,李配堂在北京函授中医学院进行学习。花了3年时间,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考核领取了毕业证书。之后,又一直苦心钻研医术,免费为身边的人看病,还自费购买药品赠予患者。
老人每月领取1千多元的退休金,按政策,单位几次都要给老人加退休金,但他一直拒绝,他认为领到的钱已经够用,不愿给单位添负担。老人一辈子未婚,无子女,亲友们想帮忙照顾,但老人独立惯了,不想给亲友添麻烦。老人吃穿节俭,注重养生,从不浪费,坚持够吃够用就行。
2013年12月30日, 89岁的李配堂离世。临终前,他一直惦记着家乡人的疾苦,嘱咐后人一定要团结友爱,互敬互助。
老人过世后,侄子李盘根等亲人在整理老人的遗物中发现了两样东西:一张是老人留下的存折,上面有5万多元现金,都是老人生前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还有几张记账单,总共有15笔,最高一笔是2000元,还有一笔1500元大额的,其他都是400—600元不等的,总计9506元。“这些是我叔叔捐助别人时记的账单。”
按年龄把捐款分为数段
李盘根和堂兄弟商量以后,决定把老人遗留下来的5.56万元全部捐给相邻的腊味、白排、宗额3个村小组的70岁以上的老人,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配堂的弟弟,得到了长辈的认可。于是,他们找到了腊味村委会领导。
通过身份证登记,三个村小组共有67位70岁以上(含70岁)的老人。李盘根几个堂兄弟和村委会共同把5.56万元,按年龄断的不同分为几个档次: 70岁-79岁的老人(含70岁)共有54人,每人捐赠800元;80岁—89岁(含80岁)的老人共有11人,每人捐赠1000元;90岁以上(含90岁)的老人有2人,每人捐赠1200元,其中一位老人和李配堂一样同为孤寡老人;另外,还有10位老人是低保户。
晚辈接过接力棒,传统美德永流传
腊味、白排、宗额3个村小组地处寻甸以东丘陵地带,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800元。根据我国相关政策,80岁(含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享受国家给予的高龄老人生活补助。虽然李配堂捐赠的这几百元,最高的1200元,也不算太多,但对这里的村民来讲也不是一笔小钱。
“太谢谢啦,真不知道要咋个谢他!”双手接过红包,李秀英老人激动不已。她依然清晰地记得老人入土那天,“相邻的村民都闻讯赶来送他。那么多的人聚在一起,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老人说,李配堂老人平日里一直乐善好施,很受乡邻尊敬,他的离世,触动了村里的每一个人。
5.56万元不算多,分配到每一位老人手里更没有多少,可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让在场所有人感动。“尊老爱幼,扶贫助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叔叔留下的遗产,并不是这5.56万元,而是他勤学、诚恳、慈爱、朴实、乐善好施的精神品质。对于我们晚辈来说,这才是最为宝贵的遗产。”李盘根说,受叔叔的触动和影响,他们也在积极创造条件,“我们要接过叔叔的接力棒,为家乡、为社会多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都市时报记者 林霞 通讯员 廖云晴)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