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

05.01.2018  10: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部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昆明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打造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昆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在具体工作中,将坚持绿色发展,优化空间格局,努力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解决突出问题,狠抓污染防治,努力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注重建章立制,强化改革创新,努力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加强引导传承,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在生态文化营造涵养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祝  岛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共同发布了《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7)》,在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系统评判与考核中,昆明健康宜居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高居第32位。虽然一个排名不足以说明昆明一段时间以来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全貌,但起码可以作为昆明坚持环境服务发展,注重改善生态、优化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家园的一个注脚。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而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昆明依然要再接再厉,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作出的新部署、新战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关键在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发展大计。从宏观角度来说,惟其如此,才能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微观角度来说,由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其中就包括现阶段的优质生态产品,不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始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不再单纯注重城市的绿化环境,而更趋向城市的全面和内在的生态化,包括自然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历史文化生态化的协调共同发展。

切实有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论断。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就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居住条件,昆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及相关配套文件,在城市深入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在农村全面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但不管是城市的治乱、治脏、治污、治堵等问题,还是农村的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举措,每一件都是系统工程,都非常考验主政者的能力和智慧。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正所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品质城市人民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为了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事关每个人的利益福祉。既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城市的一分子,每个人也应该为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树立群众观点,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巨大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变职能部门的“独角戏”为全体市民的“大合唱”。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意识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只是政府的事、他人的事,也与自己休戚相关,一个生态环境优良、更具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城市,自己的生活也会更加的健康、舒适。“昆明是我家,治理靠大家”“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等宣传标语,真不是空洞的废话。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天然氧吧……尽管昆明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这依然还不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过程中,为了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乡更美”的良好生态环境,昆明在因地制宜的同时,也应积极汲取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拓宽社会参与渠道,群策群力,从而打造出属于宜居昆明的可期蓝图。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硕士)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溪  瀛

十九大报告对绿色发展的着墨之多、站位之高、决心之大是空前的。报告中,“生态”一词共出现43次,“环境”一词共出现29次,全文13个部分,共有3个部分论述了“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绿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底色”。人民所期盼的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清新的空气和更洁净的水,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报告在政策层面形成的导向作用,为昆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提供了重要指引。

推进绿色发展,需牢固树立绿色财富观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明确要求云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享誉世界的“春城”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不能克隆的重要条件和宝贵财富。为此,昆明市必须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之本,维护好昆明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昆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引导传承,培育绿色文化,谱写好中国梦的昆明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需多措并举搞好绿色经济制度建设。绿色发展的内涵要求经济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依托制度的内生动力,强化调控作用。未来,昆明应继续在支付成本、激励约束、优化外部配套环境三方面履行职能,进一步明晰环境资源产权,建立多元化的资源补偿机制,强化环境资源监测,避免资源配置低效和资源产权界定不清酿成的滥用和开发;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机制,开展绿色GDP核算、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形成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的倒逼机制;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和绿色投融资体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到位”而不“越位”,做好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支持。

推进绿色发展,需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把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势。过去30多年,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诉求将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推上了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但长期形成的粗放、无序、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日益紧迫的环境污染,人民生活的核心诉求已经逐渐从“盼温饱”发展到“盼环保”。发展绿色产业,简单说来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未来,昆明应把绿色指标贯穿于产业活动的全过程,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以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为契机,打造结构合理、技术和产品标准化、生产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高原生态高效农业体系。利用好昆明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发展无碳和低碳能源体系;依托昆明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康疗养生等生态文化产品,打造享有盛誉的文化产业业态和品牌,拓展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无污染产业,提高绿色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2016年,昆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395.96万吨标准煤,下降7.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0%;主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绿色产业发展成效初现。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经济分析师,硕士)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杨  敏

古人孙髯翁笔下的滇池,茫茫五百里,奔来眼底,披襟岸帻,空阔无边!作为昆明人的“母亲湖”,昔日滇池清澈见底,鱼跃鹭飞,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但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滇池水质恶化,从最初的Ⅱ类水质直降为Ⅴ类水质。生物群种结构遭到严重破坏,50年代中期滇池里的水生植物有44种,到了80年代中期,只有29种。原有土著鱼也从之前的23种减少到4种。

令人欣慰的是,以上情况都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加大得到改善,滇池生态系统的治理也成为昆明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的缩影。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滇池水质平均为V类,同比明显改善。不久前,在昆明市晋宁区古镇艺海码头举行的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放流活动中,滇池常见的“云南光唇鱼”又重回“母亲湖”。 

光唇鱼是滇池常见的土著鱼种之一。上世纪60年代后,其数量因江河污染、栖息环境改变逐渐下降,到80年代,几乎在滇池绝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近几年昆明又加大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收集到的光唇鱼数量越来越多,加上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2016年云南光唇鱼已经能够实现规模化繁殖。光唇鱼的放流增殖进一步促进了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实现滇池的生态平衡和文明。

另外,为了科学保护和建设湿地,昆明市政府去年3月开始实施“滇池水鸟物种组成及空间分布调查”项目。最新的调查发现,近十年来在滇池开展的湖滨湿地恢复工作明显改善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许多鸟类选择滇池作为越冬地或迁徙的中转站。现在,在滇池见到的湖滨鸟类越来越多,包括黑水鸡、红头潜鸭、赤膀鸭、骨顶鸡,以及最新发现的钳嘴鹳等。滇池受到越来越多鸟类的青睐,也是滇池水文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的又一力证。

近年来昆明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以“六大工程”为主的滇池保护治理工程。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这为昆明滇池生态系统的保护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十九大提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这要求,治理滇池要做到不仅水清,还要确保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滇池生态系统不仅现在要好,未来也要好。

根据十九大的顶层设计要求,未来昆明将继续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统筹抓好污水管网配套、入湖河道整治、湖滨生态系统建设等工作,启动实施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74个,完成投资11.7亿元。确保滇池湖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达到Ⅴ类水。同时,实施云龙水库、清水海水源区保护治理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吸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教训,加大“五采区”治理力度,完成33个“五采区”植被修复1.1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21.7公顷,完成营造林32.9万亩,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45%。

在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全体昆明人的努力下,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必将不辜负滇池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和三春杨柳。滇池生态系统的大力保护也必将产生良性影响,带动整个昆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继续向好。从高原明珠开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见证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生态环境更好的变化。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硕士,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李祉瑶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部署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是我们一直秉承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前久,一条“从400公里高空俯瞰中国”的微信刷爆了朋友圈。微信里介绍的昆明附近的人间仙境,让人赞叹不已。这些镶嵌在昆明大地上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让我们看到了近年来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昆明市坚持把城乡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着力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加快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天然氧吧……这些昆明生态建设中的靓丽名片,极大地增强了昆明的吸引力和市民的幸福感。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绩面前,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昆明在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还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比如说滇池治理。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滇池流域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可谓滇池兴则昆明兴。随着昆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滇池流域环境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因此,加快滇池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加快滇池治理,不仅是一项最大、最难的环境工程,也是一项最大的民心工程。

加快整治滇池,要全面开展滇池流域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建立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滇池流域河道(含支流沟渠)水质、水量断面考核及污水治理任务考核的生态补偿。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每月重点对草海流域内的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王家堆渠及西白沙河、西边小河沿河两岸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开展巡查。

加快整治滇池,要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治理,确保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水体断面中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36%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下降到20%以内,城市建成区要消除黑臭水体。开展水质净化厂出水提质工作,污染滇池水环境的企业坚决进行“关、停、并、转”。

加快整治滇池,要加强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及管护。启动西华生态湿地、南绕城线至王家堆生态湿地、湖滨路至王家堆片区湿地建设。加快推进草海大坝加固工作,沿堤底建设蓝藻收集箱涵、永昌湿地外侧设置蓝藻旋流收集井,提升改造草海大坝堤面文化景观。

加快整治滇池,要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前,全市空气质量总体继续保持优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力争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和“土壤污染重点治理区”划定工作。

加快整治滇池,要控制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关停滇池流域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采石采砂采矿点,对三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采石采砂采矿点加强监管。加快推进滇池面山、城市面山、高速公路、高铁沿线面山等区域的植被修复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减少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多施用农家肥,不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杀虫剂,发展绿色食品;改变“河里施肥”,对人畜粪便集中堆肥或生产沼气,不再乱排乱放。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

改革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李彦龙

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本身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对生态环境监管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组织领导,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上做到上下统一、纵横协调,整合监管机构,整合监管资源,整合监管职责,统一行使对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对所有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修复职责,统一行使对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

整合生态环境监管机构。在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的原则,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分负责,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设立对全民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调整到一个部门,逐步实行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体制,进而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建立权威统一的环境执法体制,充实执法队伍,赋予环境执法强制执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统一行使对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整合生态环境监管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随意性、随时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必须具有常态性。然而,政府环境监管部门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具有有限性、偶然性和局限性等特点,有时甚至会出现选择性执法、滞后性执法和缺位性执法,不能全面、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从而不能有效履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因此,整合生态环境监管资源,在发挥好政府环境监管部门保护和监管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环境信息公开,是社会公众进行环境监管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改革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主要内容。在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监管过程中,既要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更要全面推进大气、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信息公开,保障社会公众环境信息知情权,进而保障社会公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

整合生态环境监管职责。针对现行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环境监管职能分散,责、权、利不统一,尤其是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环境监管部门统一监管不力,甚至出现环保职能交叉,环境监管相互推诿或扯皮,尤其是行政区划与生态功能区划之间的不统一、不一致,更是加大了环境监管部门横向环境监管的难度,直接导致环境监管难、环境执法难;由于人事权、财政权的分离,导致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环境监管部门的环境监管工作指导难、监督难,往往是上严下宽、上紧下松,有时甚至出现上级环境监管部门“管不了”,下级(地方)环境监管部门“不敢管”的现象。改革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整合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突出其纵横统一、协调监管职责,统一协调相关部门的生活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地质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气候监测、节能减排等职能,使生态环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和统一监管。

总之,在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中,首先要理清生态环境保护体制的大方向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整合生态环境监管机构、生态环境监管资源、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生态系统自身特点,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生态环境监管规律,着眼于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态向往,改革创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设一个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晰、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全方位培育涵养生态文化

朱静雅

生态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处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化可以落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上来,更强调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价值取向所延伸出来的某种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的行为习惯。

资本主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进步,给整个世界和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恶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都对近代工业文明的这种病症做了深刻的描述和批判。如马克思指出,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过程中,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另一方面却是“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必须吸取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中的这些惨痛教训,树立起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观。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事业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准确定义了党和国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所要努力的方向。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是建立在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之上的。因此,生态文化是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过程中,必然要关注到的一个重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马克思认为,生态文化的核心应当是人与自然本质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中存在的人,也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物。因此,首先要全方位培育涵养生态文化,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观,让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觉地提高自身生态道德修养,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增强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制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从制度上设立人们一切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底线,加大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现党和政府处理环境问题、全方位培育涵养生态文化的坚定决心。

再次是在考量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过程中,必须将推进绿色发展纳入到考核系统中,建立起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社会行为才可与之同步,事半功倍。

最后,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更要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起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文化坚定不移地放在一个突出的、明显的位置,解决突出问题,并强调防患于未然。

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环境服务发展。全方位培育涵养生态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助力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更有利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云南财经大学讲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