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7年开展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发展生态建设工作方案》印发 扎实开展“三个生态”建设助推跨越发展
日前,我市印发《昆明市2017年开展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发展生态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明确要求,要扎实开展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发展生态建设工作,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方案》提出,着力改善自然生态,让昆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市更靓、农村更美;着力改善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从政环境风清气正、清明干净;着力改善发展生态,全面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加快形成万商云集的创业局面。
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为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将制定出台《昆明市滇池流域地区“多规合一”规划》,严格规划审批。
全面开展滇池流域河道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建立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滇池流域河道(含支流沟渠)水质、水量断面考核及污水治理任务考核的生态补偿,年内在滇池流域全面实施。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每月重点对草海流域内的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王家堆渠及西白沙河、西边小河沿河两岸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开展巡查,确保今年底前,草海流域源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达到60%,2018年底前达到100%。
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治理,确保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水体断面中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36%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下降到20%以内。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全面深化河长制,年底前建立健全“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开展水质净化厂出水提质工作,实施第一、三、七、八、九水质净化厂超极限除磷提标改造试验示范工程,年底前完成第一、九水质净化厂水质提质工作。
加强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及管护,完成盘龙江西岸入湖口、星海半岛、海东(三期)、观音山南、观音山北、星河片区等湿地建设2472亩,启动西华生态湿地、南绕城线至王家堆生态湿地、湖滨路至王家堆片区湿地建设。加快推进草海大坝加固工作,确保10月18日前完成草海大坝除险加固,沿堤底建设蓝藻收集箱涵、永昌湿地外侧设置蓝藻旋流收集井,草海大坝堤面文化景观提升改造。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19平方公里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阳宗海“十三五”规划实施,完成阳宗海环湖截污主体工程、引洪渠生态治理工程、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完成阳宗海东排浸沟湿地工程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
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继续保持优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力争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昆明市工作方案)》,启动“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和“土壤污染重点治理区”划定工作。
实施城乡绿化,今年完成营造林54.57万亩。全面关停滇池流域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采石采砂采矿点,对三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采石采砂采矿点加强监管,证照到期后不再延续。加快推进滇池面山、城市面山、高速公路、高铁沿线面山等区域的植被修复工作。优化城市园林布局,新增城市绿地330.25公顷,实施重要城市道路精细化管养,完成广福路等39条(段)主要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工作。
深入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采取拆除重建、综合提升改造(微改造)等方式,做好54个旧住宅区的改造工作。深入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建成7个绿色村庄、91个生活垃圾整治示范村。有序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街道、绿色单位创建工作。完成4家绿色社区、4家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党建责任制”的部署要求,推动形成党委(党组、党工委)负总责、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委抓落实、行政负责人“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格局。
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各级党校的主阵地作用,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专题培训和学习交流,突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的主课主业地位。在市委党校建设“昆明市党建主题馆”,用于全市领导干部党性党纪现场教学。将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开设党风廉政专题教育讲座不少于30讲,全年开展警示教育不少于5000人次。
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建立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项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纪律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严选拔任用干部。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党员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制度。认真执行《昆明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振全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态度,紧盯“三类重点人”,突出“三个时间节点”,严肃查处重点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各级党委(党组、党工委)履行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抓好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制定十一届市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建立巡察工作联动机制。围绕届内巡察全覆盖目标,全年开展巡察不少于18个部门和单位。
营造干事创业的发展生态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打造规范、科学、便捷的审批流程。
制定《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实施意见(试行)》,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一站式”服务标准化操作,实现“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目标。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加快推进昆明市投资服务中心建设。优化政务服务评价,继续推进全市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价工作,覆盖14个县(市)区和5个开发(度假)园区。
推进政府综合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管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昆明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
持续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开展企业登记网上全流程业务;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制度。围绕“188”重点培育发展产业,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加快推进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的清理吊销工作。
完善招商引资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市招商资源和投资信息共享的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完善服务方式,对符合产业导向、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允许缓缴应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减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将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村户籍的城镇个体工商经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制定《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列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
建立健全“菜单式普法”工作机制,深化“法律六进”工作,开展1次“健全菜单式普法机制、深化法律六进活动”主题巡回宣传。开展职务犯罪和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专项整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化解,9月1日起在全市三级(含)以上长途客运站实行实名验票制。6月30日前完成年度道路安全隐患梳理排查,年内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整治进展情况专项督查不少于2次,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督促检查不少于4次。开展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全方位开展对暴力恐怖的侦察打击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贾献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