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严把质量 玉溪高原特色农业赢得市场

01.03.2016  11:05

 
  通海蔬菜俏销东南亚,玉溪花卉誉满全国,华宁柑桔、红塔猫哆哩风靡电商,新平褚橙供不应求,易门野生菌闻名遐迩……“十二五”期间,玉溪农业突出以精取胜、以特取胜、以生态取胜、以高效取胜,形成了烟草、蔬菜、水果、花卉、生物药、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格局,打造出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有效支撑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增、稳中提质、稳中增效。

      数据显示, 2015年玉溪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19.3亿元,可比增长6.4%;农业增加值128.2亿元,可比增长6.5%,增速列全省第一。农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0.2%,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77元,增长10.1%,绝对数和增加量均位列全省第二。

      突出特色调优结构

  春节刚过,红塔区紫玉花卉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段家彬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在位于高仓街道的育苗基地里,他一边指导工人剪条一边接着一通又一通电话,广州、上海、重庆、郑州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月季盆栽每天出货量都在600盆以上。

  段家彬从1998年开始就在红塔区发展鲜切玫瑰种植,近年来随着基地土地老化,鲜切玫瑰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为了谋求转型,去年10月开始,他将20多亩地转向种植阳台月季盆花,并从丹麦进口土壤解决土地老化问题,每亩两万盆月季产值可达80万元,利润比鲜切玫瑰翻了好几倍。

  “新形势下,要谋求出路,必须依靠品种更新、科技创新等手段转型。” 段家彬介绍,在土地成本、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的大环境下,红塔区的花卉企业多数都在调整种植结构、积极谋求转型和创新。

  小企业转型靠眼界和思路,大农业转型要靠政府的引导和规划。立足人多地少的实际,玉溪农业发展始终坚持在“特色”和“精细”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高海拔山区有序退出烤烟种植,发展核桃等特色经果林;在干热河谷区,退出陡坡山地甘蔗种植,发展早熟柑桔等特色水果;在中海拔地区发展菜、花、果等高效生态特色作物;在高等级公路和交通主干道沿线发展以景观植物为主的生态观光农业;以抚仙湖为重点的“三湖二库”径流区,发展蓝莓等乔灌类高效水果种植和水稻、荷藕等具有湿地功能的水生作物;以城郊结合部和蔬菜常年连作区为重点推进水旱轮作,

  目前,以特色产业为导向,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玉溪已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种植上形成红塔、江川、通海花卉生产基地,红塔鲜食葡萄、草莓生产基地,新平、华宁早熟柑桔生产基地,元江热带花果基地,新平、元江、峨山、华宁、易门生物药基地;养殖上形成江川仔猪生产基地,红塔、新平、易门生猪生产基地,红塔、通海禽蛋生产基地,华宁、易门肉鸡生产基地。

  严把质量做精品牌

  农产品要想闯出品牌,做“”是关键,做“”做“”则是根本。

  在红塔区春和街道连片的草莓种植基地里,工人和农户正忙着将水灵灵的草莓采摘装箱运往全国各地。添晨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宋朴生高兴地说:“红塔区的草莓品牌在全国响当当,去年10月上市到现在,我们合作社的草莓已经卖出了2000多吨!

  为何红塔区的草莓这几年格外火?宋朴生认为,消费者选择草莓的顾虑主要在怕生虫、怕有农残。合作社严格指导农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种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防治病虫害,采摘后又要经过公司和红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双重检测,并采用真空臭氧杀菌,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很多人说,最好吃的草莓在玉溪,上市最早、品质最好。

  消费者认同的背后,离不开质检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据红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站长乔绍伟介绍,检测站每周都会对本地各类农产品进行例行检测,并在重要节点随机抽查,同时根据农产品风险监测结果指导农户进行种养殖。

  曾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副站长唐海彦说:“单是草莓一项我们近半年就抽检了2000多个样本,一个样本监测前前后后需要8-9个小时才能完成。但值得欣慰的是,通过技术和数据科学指导农户种植,近四五年红塔区草莓抽检合格率都在95%以上。

  目前,红塔区已经建立起1个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1个乡(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12个市场快速检测点三级检测体系平台,是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排头兵。

  据悉,“十二五”期间,玉溪在全市范围内加强源头控制,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整体推进县区全覆盖。同时,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2015年全市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98.6%,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

  农产品调优做强效果凸显。目前全市共有67户企业的114个产品取得“三品一标”证书,112个农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称号,80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全市有各类农产品集贸市场162个,批发市场29个;建成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9个,通海金山蔬菜、峨山滇中畜禽、华溪柑桔还被农业部认定为重点批发市场,产品销往广州、上海、兰州等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

  创汇农业笑傲市场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做生意的人最喜爱的春联之一,也是玉溪市创汇农业的生动写照。 2015年,玉溪农产品自营出口额16.35亿美元,出口比去年翻了一倍,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8.3%,其中水果出口占全省一半多,蔬菜出口占全省三分之一。

  在既没有沿边优势,又没有“黄金口岸”的情况下,如何交出这份成绩单?通海县的外贸企业最有发言权。

  最早“下南洋”的通海宋威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依托通海县及周边的蔬菜、水果资源向东南亚各地出口农产品,去年创汇达1.7亿美元,创汇额比2014年的9500万美元将近翻了一番。

  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李艳说,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品质好、口感好,绿色无公害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公司也一直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供应,在去年的增长成绩单上,通海的花椰菜、西蓝花、甘蓝、甜豆等成绩优异,蒙自的石榴、宾川的葡萄出口也广受好评。

  2015年,通海县40户外贸进出口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4.74美元,比2014年增长181.9%。全县农产品出口额为14.66亿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99.46%,其中蔬菜出口11.7万吨,水果出口45.2万吨,水果出口总额为13.26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202.31%。

  据通海县农业局副局长杨飞运介绍,截至2015年底,通海县蔬菜种植面积32.77万亩,100%的菜地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部门还积极与出口加工企业座谈,引进菜心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精细菜试种和推广,减少蔬菜种植废弃菜叶的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玉溪全市共有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18.2万亩,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9个,出口品种达6大类26种。共有47家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宋威、汇海、东绿、高原农产品公司等8户企业还在境外建立了16个营销机构。

  农业功能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产业布局由遍地开花向优势集中转变,产业链条由偏重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十二五”收官,玉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十三五”期间,玉溪将继续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开放型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把玉溪建成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展示区、最大的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云南日报 记者 郎晶晶/文 蒋贵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