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仍处历史低位区间 形势依然严峻
编者按:今年以来,煤炭市场景气度一路下滑,煤价持续低迷不振,全行业遭遇“寒冬”。中煤协昨日(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44.9,总体仍处于近年来的历史低位区间。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18日,中煤协公布5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数据显示, 5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44.9,比3月份终值(-49.1)回升4.2个基点。中煤协表示,5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煤炭需求弱势回升,供应持续走低,过剩压力略有缓解,但市场预期依然悲观,市场景气指数环比回升,然而仍处于低位区间,反映煤炭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其中,煤炭需求偏异指数为-16.9,比上月终值(-21.7)回升4.8个百分点。煤炭供求平衡指数比上月终值(-36.5)回升4个基点,回升至-32.5。5月份市场预期指数为-40.8,仅比上月回升1.4个基点。5月份价格偏异指数比上月略微回升0.4个基点至-14.7点。
分析人士表示,煤炭价格的低迷令煤炭生产商饱受煎熬,不得不控制成本、削减开支来应对这一局面。然而,市场供应过剩迟迟无法改变使得削减成本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生存,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比如减产。分析师普遍认为,中国未来的炼钢煤需求前景不明朗。这给煤炭生产商增添了更多减产压力,迫使他们无法再继续对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无动于衷,放任产量继续增长。
对于6月份的煤炭市场,中煤协预计,在需求方面,季节性需求回暖,稳增长措施不断加码,经济基本面可能好转,但6月以来水电恢复增长且增速回归至两位数,火电降幅加大,预测6月份煤炭需求偏异指数可能与上月基本持平。
在供求方面,煤炭价格与供应量的互动性不断加强,前期价格走低促使煤矿停产面扩大,近期价格小幅反弹后再度趋稳,煤炭供应将在过剩态势下保持基本平稳;6月份以来煤矿、港口存煤皆保持基本平稳,迎峰度夏高峰之前用户会适当补充存煤,预计全社会存煤水平及供求平衡指数与上月基本持平。
在市场预期方面,稳增长措施深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信心,且临近迎峰度夏需求旺季,夏季储煤工作逐步开展,市场过剩不会加剧,近日来海运费又显回升苗头,这些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加之供应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加大,短期内煤炭市场过剩态势难以逆转,心理预期依旧比较悲观,预计6月份市场预期指数也将与上月基本持平。
在市场价格方面,5月中旬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小幅回升,6月份以来全国煤炭市场平均价格也在趋稳回升,但在过剩态势下回升幅度不会太大,且难以持续,预计6月份煤炭价格偏异指数将在企稳基础上有所回升。
6月17日,历时十年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根据协定,焦煤关税将从生效之日起从3%降为0,而动力煤由6%在两年内降至为零。这给中国的煤炭行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来源国。根据海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年,我国共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9441.5万吨,占全部进口煤数量的41.56%,基本在半数左右。分析师认为,根据目前的进口煤价,动力煤大概将出现20元/吨的空间,而且焦煤有25元/吨左右的空间。在目前国内煤价已经低位,20元左右的空间足以让澳煤重燃价格优势。需要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煤价不断下跌,我国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国内煤价大幅下行,进口煤受到的冲击也显而易见,但是仍占据着一席之地,尤其是优质的炼焦煤资源,仍有不小的需求。所以在当前煤炭市场供仍大于求的格局下,澳煤成本的下降,无疑会加剧国内煤炭的竞争,国内煤炭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编辑:孙楠楠)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