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敏到湾桥镇调研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
梁志敏到湾桥镇调研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时要求
提高认识 完善规划 坚决落实好网格化管理各项措施
梁志敏等领导在阳溪查看水质情况。
本报讯(记者 朱蕾 文/图) 3月29日,州委书记梁志敏到大理市湾桥镇调研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他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规划,认真落实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网格化管理各项措施。
州委副书记李雄,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罗进忠,州委常委、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州政府副州长许映苏参加调研。
“现在水质达到多少?污水能全部收集起来吗?收集后怎么处理?”梁志敏来到茫涌溪桥头查看茫涌溪水质情况。得知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管网工程正在建设,梁志敏说:“每家每户的污水都要接到配套管网中,确保村里污水都能收集起来。”
随后,梁志敏还到茫涌溪入湖河口查看入湖水质情况,到阳溪桥头查看阳溪中段水质情况,到阳溪入湖河口查看入湖水质情况,到古生村调研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及村庄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梁志敏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理的核心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生态自觉,落实责任担当,保护好洱海一泓清水。尤其是镇、村基层干部和沿湖群众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既是洱海保护的责任人,也是受益人,增强主人翁意识,不等不靠,主动参与到洱海保护工作中。
梁志敏强调,大理市围绕网格化管理工作,在入湖水质净化、污水收集处理、洱海保护等方面作了系统规划。下一步,大理市和湾桥镇党委、政府要主动与研究洱海保护的专家沟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把湾桥镇作为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域,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要形成以村委会为主体、镇级组织实施、市级监管的工作格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把网格化管理工作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要积极推进当前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改进阳溪和茫涌溪的治理工程,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按白族民居特色要求规范好村内建筑。
梁志敏要求,大理市和湾桥镇要围绕“把古生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和“把古生村和湾桥镇建设成为洱海保护治理网格化管理示范样板”的目标,抓住机遇,增强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各项措施。一是要以生态环保建设为关键,通过宣传、教育、处罚等手段,杜绝生产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通过引进技术、使用生态肥等切实可行的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生态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入湖溪流。二是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结合本地文化、自然景观,突出村庄建设特色,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建设。三是要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注重对村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古树、古桥、古民宅、古戏台的保护。四是要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扶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增加村民收入;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落实村规民约,推进依法治村、依法治湖。
李雄强调,围绕洱海生态保护工作,大理市、湾桥镇以及相关设计单位要充分听取吸收各方面好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划,使规划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围绕湾桥镇全镇流域网格化管理工作,要进一步逐项逐条细化方案,结合“三清洁”卫生综合整治和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切实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围绕洱海保护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调动百姓洱海保护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抓紧时间、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洱海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州、市各相关部门要互相支持配合,齐心协力,形成工作合力,将古生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乡村”,将湾桥镇打造成大理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州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