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农田保护成果显著
本报讯(记者 涂序波) 2012年以来,我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总体要求,完善城镇发展思路,转变建设用地方式,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使海西农田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创新举措,强化责任,创建海西耕地保护新模式。海西片区耕地面积13.68万亩,占大理市耕地面积的42.7%,基本农田面积12.25万亩,占大理市基本农田面积的62%。我州始终将海西耕地保护提到保护大理田园风光、保护大理永续发展根基的高度来认识,创新工作机制,以最坚决的态度,采取最直接、最严厉、最有效的措施,狠抓海西农田保护。3年来,海西保护累计投入资金3762万元,初步实现了“规划绘蓝图,立法强保障,监管全覆盖,保护见实效”的海西农田保护工作目标。
立法保护,依法治理。新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洱海海西保护条例,明确在海西保护范围内应当划定不少于10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规划布局,有效保护耕地。在规划修编、完善后,大理市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1万亩。
借助科技手段,搭建监管平台。从2012年4月起,采用无人机航拍和获取卫星影像成果相结合的方式,对海西土地规划、建设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分析和预警,监测结果作为管理、检查、考核的依据,建立动态监管档案。截至2015年3月,共完成15期监测报告,监测变化图斑1341个,其中涉及违法图斑405个。
强化主体责任,重奖重惩。自2012年7月起,大理市建立了市级领导挂钩海西各镇、联合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定期对各镇和责任单位进行专项考核。对各镇辖区内违法占用耕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未查处到位的,按面积、案件数,对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年底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截至2015年3月,共组织考核3次,问责5人,约谈6人,其中科级干部4人。
推进空心村整治,解决群众建房刚性需求。制定相关方案、办法,启动了银桥镇双鸳村“空心村”整治试点工作,节约集约利用农村空闲土地,解决农村宅基地刚性需求,有效控制农村住房建设乱占耕地和村庄无序扩张。
创新执法机制,破解执法难题。2012年以来,累计查处违法图斑405个,清理违法占地面积7.3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出台了加强海西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意见,明确海西片区除统筹兼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及公益项目用地以外,原则上不再提供其他建设项目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