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碧水蓝天共一色

26.03.2019  17:35
 

本报记者 庄俊华

我是真的爱洱海啊,人来是生意,人不来是生活。”大理市双廊镇“海之书馆”创始人安南是重庆人,他说“自己最理解”洱海保护治理举措,先后投资20多万元改造客栈的环卫设施,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澈的洱海。“当初为了这里的蓝天碧水、淳朴民风而来,如今这一切依然还在,我对前景充满信心。

早春二月,记者驱车环洱海采访。苍山与洱海相映,蓝天共碧水一色。记者了解到过去的一年,洱海水质全年为优,总体保持Ⅲ类、7个月达到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这是2015年以来水质最好的一年。一路上如沐春风,记者用笔记录下一个个难忘的“镜头”。

科技支撑:智慧监管提升管理效能

一块弧型大屏幕上,记者清晰地看见洱海环湖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画面,还可以随时调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水量情况。两侧墙上的小屏幕,实时显示各厂区不同角度的影像。

为实现‘科学治湖·智慧监管’的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整合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共享’的原则,去年11月建成大理市洱海流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监管。”年轻的工作人员赵晨阳介绍道:中心集成多功能展示大厅、弧形展示大屏、三维应用智能化管理显示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PS数据中心、综合管控平台、会议系统、后台硬件存储等,实现了集中展示、存储、考评功能。

当前,该中心制定了监管中心的数据、视频、网络等接入标准,出台了《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运营考核体系》,按115项考核指标对污水处理厂和管网进行考核。中心还整合了水环境监管、固体废物监管、视频监控、建筑数据BIM建模、水资源调度、运营考核评价、洱海执法“七个系统”,更便于统一展示、统一推送、统一存储。同时,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大理市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在洱海流域新建了155座自动化监测站,覆盖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入湖河道、洱海湖湾、藻水分离站、雨量站、农灌溉泵站等,进一步完善了水环境监测体系。

“目前,通过‘1+N’扁平化综合信息系统,智慧监管逐步显现效果。”赵晨阳说,大理市实行了扁平化管理,10座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焚烧厂、10座垃圾中转站、31条河道、7座藻水处理站等全部纳入监管,实时在线采集的数据对日常监管、预警研判、考核付费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环保、洱管、水文、水务、住建等部门提供数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污水处理:洱海流域建成一批新厂

走进大理古城下沉式再生水厂,犹如置身现代化的厂房和车间。记者在这儿看到了两杯水,一杯是“今日进水”,另一杯是“今日出水”。从外观上可以看出,“进水”浑浊,“出水”清澈。贴近杯子闻一闻,前一杯有剌鼻的臭味,后一杯没闻到异味。

我们按照‘依山就势、有缝闭合,管渠结合、分片收处,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去年在挖色、双廊、上关、湾桥、喜洲、古城新建6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总规模每天达5.4万立方米。”大理洱海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运管部副经理敖彦斌介绍,在环洱海东岸、北岸、西岸铺设污水管(渠)234.2公里,铺设尾水输水管34.82公里;新建提升泵站17座,其中污水提升泵站11座、尾水提升泵站6座。去年6月30日前,项目按期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并实现全闭合运行。

来自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主管肖鹏介绍说,公司提供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和调蓄池自动监测系统、进出水的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每天对挖色、双廊等6座污水处理厂的12个进、出水口水质和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对富美邑、古生村等16个提升泵站水量、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他说:“我们做到每一个数据真实有效,实时准确统计汇总分析污水处理的水质水量。

6座污水处理厂投运以后,强化工艺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第三方监测机构代表,厦门四方德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礼祥介绍,经化验室、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大理市级监测站检测,现在出水水质已全部达到一级A标排放,“对改善洱海的水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生态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去年,大理州在洱海流域新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村落污水处理设施82座,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62万吨。

四水全收:庭院与村庄联通了管网

洱海之滨的大理市古生村溪水环绕,石板路干净得像水洗过一样。

在我们的脚下,埋有好多地下管网呢。”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自豪地说,全村有439户1842人,近年来建成环湖截污工程管网11公里,新建化粪池367座,恢复新建湿地3000平方米,家家实现了洗涤、卫生间、厨房、圈舍“四水”全收,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洱海。

我们村通过政府补助和农户自筹,家家户户建起了化粪池、完成管网改造,实现了污水应收尽收。”在喜洲镇永兴村委会美坝村,“金花”段品吉热情地带记者参观家里的厨房、洗衣台、卫生间。她还拿出一张《段品吉户污水、雨水收集示意图》,对应指点地下的雨水收集进口、管道、雨水出口进入雨水沟;庭院的各种污水通过出户管道,与村落污水收集管网联结起来。段品吉说:“平时,村组干部要对村内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做到了污水应收尽收。

为有效控制洱海流域农户生产、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洱海水体的影响,我镇像全市一样快速推进‘四水’全收及农村化粪池建设工作。”喜洲镇副镇长杨彦臻介绍,每家农户按照3格2方的标准,要求做到“四水”全收、雨污分流。去年,全镇累计新建化粪池9219座,完善管网2092户。他说:“全镇辖区村落污水收集管网已覆盖的村落,农户生产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收集,入湖污染负荷得到有效削减,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去年,大理州新建成10万个农户化粪池、2629公里污水收集管网、45个尾水塘库、3890亩生态湿地,实现流域截污管网闭合运行。新建和既有工程设施并网运行后,洱海流域共有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135座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23.75万吨;有4461.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2.1万个化粪池、92座尾水塘库、2.76万亩生态湿地,初步构建起“从农户到村镇、收集到处理、尾水排放利用、湿地深度净化”的截污治污体系,特别是农户“四水”全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攻坚克难:洱海保护治理绝不松懈

洱海保护治理时刻不能松懈,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在大理州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州长杨健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要举全州之力打好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八大攻坚战”,把洱海流域建设成为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

大理州将全力抓好保水质防蓝藻各项工作,加强完善和管理截污治污体系,切实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以北三江为重点,全面消除27条主要入湖河道Ⅴ类及以下劣质水;实施初期雨水拦蓄工程,推动农田尾水循环利用;提高管水治水能力和水平,强化水质监测分析和应急除藻工作。

全力实施一批保护治理重大项目。要确保洱海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面开工并加快建设;高标准建设50公里生态廊道隔离带,加快推进“1806”小镇规划建设。

全力推进流域转型发展。要限制大肥大水种植业发展,推进“水稻+”、绿色有机蔬菜、有机烟叶、中药材和水果等规模化绿色生态种植,增加流域群众收入;限制低端房地产、旅游和工业项目,推进洱海流域旅游文化产业的产品和业态转型,培育休闲康养、文化创意、动漫、设计、咨询等新业态;推进洱海流域工业、乳业、大蒜、淡水养殖等产业向流域外转移。

全力构建健康生态系统。强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洱海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彻底关停非煤矿山,实施湖滨带绿线“复绿、补绿、增绿”,新建2227亩入湖口生态湿地,加强苍山森林植被管护,实施海东面山工程造林1.1万亩和洱海流域退耕还林5000亩,构建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