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县:草果嬗变“致富果”
“以前家里穷,出嫁的女儿回来一趟看到家里的情况,心情都不好。如今不同了,我前两天打电话给女儿,来回的路费我出,就是想让她来看看变了模样的哪咪村。”抚摸着即将采摘的草果,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大兴地镇四排拉多村哪咪村民小组傈僳族村民李学兰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四排拉多村哪咪村民小组地处海拔2300米的山区,山高林密,没有公路,到沿江集市要走两天。自古以来,村民生活全靠传统的包谷种植过日子。“哪咪”一度成为大兴地镇贫困、落后的代名词。6年前,怒江州和泸水县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联合到村里开展扶贫挂钩帮扶。在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草果。如今,哪咪村民小组的草果发展迅速,家家户户都有草果,年收入十万的有3户,收入上万的也有好几户。村民李学兰妈家人口多,耕地少,过去年年吃国家救济粮,有一个孩子受不了艰苦的生活环境,远嫁他乡。现在,她种的50亩草果全部挂果,年收入达5万多元。家里新建了一栋空心砖新房,还买了3匹大骡子。
近年来,怒江州结合山区开发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建设百万亩林果基地、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战略,在适宜种植草果的山区,引导农民群众大规模种植草果,并扶持龙头企业投资设厂,从事草果深加工和经营,向规模化、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草果产业。他们不断加大优质草果种植推广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全州5个种苗培育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最大限度满足各县优质种苗需求,每年可新增草果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同时,进一步引导规范草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福贡县石月亮“迪付草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草果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泸水县上江镇丙奉村村民四平干一家,种植300多亩草果,年收入4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草果富翁”。随着草果市场流通体系日渐完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以泸水县农资公司和贡山县荣华农资土产公司为代表的草果深加工企业和初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成功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和“农村经纪人+农户”等经营模式,与种植农户建立长期合作的契约关系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先后开发出草果干品、草果粉、草果精油等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以前,山坡地上,种的全是包谷、豆类农作物,饭都吃不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越来越瘦。现在,种上草果、核桃等经济作物,不仅劳力比过去减少,环境也好了,土地也肥了,收入也多了,生活有奔头了。”泸水县大兴地镇卯照村傈僳族村民欧慧兰说。
本报记者 付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