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考察云南一周年·昆明行动]开放发展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扬帆起航
开放发展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扬帆起航
“等到明年,我们就能从自己施工的地方坐着高铁回家过年啦。”来自广西的建筑工人老李已经离家一年多,他和工友正夜以继日抓紧施工,只为保障昆明火车南站如期投入使用。最高峰时,这里每天有3000名工人同时开工。
昆明火车南站投资7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将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辐射东南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年来,昆明全市上下以总书记的殷殷期望为动力,大踏步“走出去”,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致力建平台、拓格局,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通亚欧
和时间赛跑的生意
王家营中心站,货流南来北往西运东输,始终以它自己的节奏运行着。但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一条横贯亚欧新通道的新起点。列车的终点,远在上万公里之外的德国纽伦堡。
一声长笛响过,云南新丝路快铁班列有限公司经营的中欧班列(昆蓉欧)快铁返程班列第二列,满载欧洲货物从德国纽伦堡出发,一路向东疾驰而来。2016年1月10日,终抵昆明王家营中心站。
负责中欧班列运营的云南新丝路快铁班列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烈介绍,与上次从波兰罗兹出发的中欧班列运载的货物不同,此次货物主要包括了德国与丹麦的高品质欧洲食品。
全域开放,交通先行。一直以来,西南地区出口欧洲的货物,要辗转经过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这意味着多出上万公里的行程。
中国与德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两端,是亚欧两大经济体和重要增长极,不断增长的贸易往来对两国间的物流通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开行的中欧班列(昆蓉欧)新线路昆明—成都—纽伦堡打开了中德贸易新通道,仅仅从时间来看,它就节省20多天。
缩短的每一个小时,都是竞争力的提升,为促进两地经贸合作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
同样是时间的魔力。从昆明向外延伸,鲜花种植形成了规模,一旦离开土壤,时间就是它们最大的敌人。败下阵来的鲜花,将丧失作为商品的价值。“随着这个班列的开通,扩大了昆明物流的‘朋友圈’,商机也越来越多。”一家昆明花卉企业老总表示,企业从荷兰购买百合花种球通过海运辗转一两个月才能抵达昆明,而通过中欧班列直接发到昆明,运输时间缩短一个半月,有利于保护百合花种球。
再提速
“高铁时代”渐行渐近
昆明离世界越来越近,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令人振奋的事又何止于此。就在中欧班列向昆明疾驰而来的同时,2015年最后一天,昆明火车南站站房实现封顶,标志着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全面转入站房装修装饰、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
2015年年初,百忙之中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之行中有个特殊的安排——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通道重要枢纽建设情况。
一年后,昆明火车南站的建设场景早已变了模样。目前,寓意“雀舞春城”的12万平方米主站房已现雏形,正在进行尾盖钢结构、外幕墙、金属屋面施工及室内的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南北雨棚金属屋面和出站层装饰装修已完成工程量的九成,外幕墙和设备安装随钢结构及装饰装修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昆明火车南站是云南高铁的起点,主要接入沪昆客专、云桂高铁等铁路。昆明火车南站投入运营后,日办理客车将达303对、日均发送旅客将达12.8万人次,年发送旅客可达4693万人次,客流量将超过目前的长水国际机场。”在今年市“两会”期间,一位在铁路系统工作的人大代表向记者透露:沪昆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贯通,届时将实现上海到昆明高铁的全线开通。
地理上,昆明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当然,地理上的优势远非事实或既得的优势,“云南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背后,道出了云南铁路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山高谷深的云南省一直难以进入高铁版图,如今,渐行渐近的“高铁时代”,必将催促着昆明乃至云南在区域影响力、经济版图、产业重构、生产生活方式上发生巨大变革。
“高铁开通后,异地就业、异地恋那都不是事儿!”有网友如此感慨。高铁开通后,运行时间将大幅压缩。届时,旅客从昆明至上海仅需8至10小时,到长沙只要4小时。建成后车速能达到250公里/小时以上,可通过长沙中转到北京、广州等地,还可以从贵阳中转到西部多个省市。
“到时候,我们可以真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大促进旅游、留学、文化交流、商务活动、货物贸易的发展,其可开发的潜力空间和可能带来的巨大实惠定会大大超过我们今天的想象。”昆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教授甘立勇说。
“头顶上的通道”也正向全球快速延伸。长水国际机场跻身世界最繁忙机场之一。2014年10月1日开始,昆明机场口岸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51个国家的人员可以申请72小时过境免签入境昆明,成为我国第九个、西部第三个“免签城”。
陆路运输与航空联合发力,随着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推进,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日渐显露。
遍天下
小镇上的世界大买卖
受印度洋季风影响的云南,只有干湿两季,成为鲜花种植的理想之地。“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利用午休的片刻,端慧丽和同村姐妹正在学习用英文问好,因为她们很可能在工作时与说英语的荷兰老板相遇。
全世界最会种花和最会做生意的荷兰人来到云南昆明,给自己的鲜花生意寻找新的可能。
2016年1月13日下午5点,亚洲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前略显冷清。但这只是假象,两个小时后,这个叫做斗南的小镇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等待拍卖师陆续进场,一场“大战”即将上演。拍卖席上,大多是二级采购商和鲜花代理人,他们掌握着大宗的国际订单。拍卖开始了,这里没有竞价声和落槌声,这是荷兰人发明的降价式拍卖法,当局外人迷失在闪烁的光标里时,5秒钟交易一笔,5小时交易一万笔,被拍下的鲜花马上赶往下一站,坐着最早的航班奔赴世界各地。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已启用电子结算、电子商务。昆明从周边国家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发展趋势出发,寻找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和共振点,引导农产品、花卉、矿产、水电、制药等当地具有优势,且与东南亚南亚互补的产业进行融合与重构。
其实,昆明的“名片”除了鲜花,还会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2012年,昆明在呈贡画了一个圈,这就是呈贡信息产业园。3年过去,这里已吸引云南能投浪潮云计算中心项目“孔雀西南飞”,阿里巴巴西南云计算(IDC)中心、云投集团省信息中心也有望紧随其后。
昆明的抱负不止于此。当呈贡信息产业园还停留在规划蓝图时,就是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定位、现代化的标准来建设。今后,这里将形成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基地。
会展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体现。南博会、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这些都为昆明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
今天的昆明无疑是个热闹的“会展之都”。“中西部地区办展的首选”,就是对昆明最好的评价。在昆明市博览局一位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日历本上,几乎每相隔不到一周,就有一个日期被标注了重大的会展任务。“忙碌就代表这座城市的接待能力更强,对外开放程度更高,我们越忙越有成就感。”
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南博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昆明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有效拉动市政建设、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昆明向国际化主流城市迈进的步伐正在提速。
除了会展业,在融入世界经济版图的进程中,金融产业如强劲的心脏,为昆明朝气蓬勃的经济肌体注入新鲜血液。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云南省金融业发展的重头戏——昆明将大力开展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创新,加快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结算中心、货币交易中心、票据交易中心,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金融创新区域。
立潮头
从偏安一隅到谋求国际化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昆明要跨越,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全力实施“八项战略”,明确要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站在国家新一轮向西开发开放的枢纽点,立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交汇点,昆明新的历史方位在哪里?
全会报告清晰而明确地指明路径——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形成助力滇中、融入国内、联通周边、接轨国际的发展大格局。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智库等对外服务与合作平台,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对外开放,实际上是昆明从偏安一隅到谋求国际化城市定位的跨越,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昆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玥表示,把昆明发展放到世界和国内经济的大格局中谋划,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合作,大力提高国际化程度,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才能赢得发展的新优势。
一直勇立潮头的昆明,再次站到对外开放的前沿。
从国家层面来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昆明口岸通关、贸易投资、产业聚集的优势,着力打造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把眼光投向长江流域,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强化区域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取向,发挥昆明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积极参与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建设,形成与其他地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再把目光转到并不遥远的国外,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促进国际国内要素双向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而“家门口”的事就是,要引领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坚持互促互进、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昆明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作用,促进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五城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整体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昆明要跨越,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种种迹象表明: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多重机遇密集叠加,重大利好接踵而至,昆明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找准路径、精准发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在改革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昆明日报记者 李思娴)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孙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