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度假区上半年旅游收入长三成

14.08.2019  22:18
近年来,度假区旅游业呈现出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27年来,度假区抓住国家重要发展机遇期,形成以体验26个民族风情和高原体训、康体休闲为特点的两大特色品牌,在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独树一帜。”8月12日上午,在昆明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武斌说。
    27年来,度假区致力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2009年全面实行实体化管理以来,度假区始终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发展速度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8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95亿元、财政总收入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分别为1992年的1235倍、403倍、8.3倍,是2009年的3.2倍、8.2倍、2.8倍。
    27年来,度假区致力于建管并重,提升品质内涵,城市面貌日益改善。如今,度假区已成为昆明市区环境最为优美、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域,被誉为人居生活的“第三空间”。
    27年来,度假区致力于科学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成效明显。2018年,度假区新增绿地29.5公顷,种植乔木1.6万株,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7%、人均公园绿地65平方米,两个指标分别高于全国人均水平19%和51平方米,道路和河道绿化率实现两个100%。
    27年来,度假区致力于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合作,发展活力持续释放。2018年,度假区实际到位内资47.3亿元、同比增长25.3%,实际利用外资9345万美元,同比增长16.4%。
    众多产业中,旅游产业是度假区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度假区旅游业呈现出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2018年,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075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42.1%。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311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35%。
    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升级。云南民族村、公园1903、海埂公园等传统优势景区加快提升改造,绿地滇池国际健康示范城、大渔文化旅游综合体、万景园酒店、滇池湖岸花园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周末游、养生游、休闲游、自驾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日益丰富。
    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交通网不断延伸加密,旅游标识、游客休息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在云南民族村率先上线运营,试点全线开通了观景大坝5G网络和慢直播,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明显。强化“领导包保、部门巡查、属地监管”三级协调联动机制,对度假区旅游市场进行了全方位整治,关停涉旅购物店7家,配合市级清理旅行社5家,切实提升接待服务水平。
    “今后,我们将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加快推动度假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武斌说,一是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将把度假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系统规划,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二是筑牢旅游发展基础,不断改善旅游住宿、餐饮、卫生、通讯、车辆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方面的条件,筑牢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是抢占旅游发展市场,进一步挖掘放大品牌的文化内涵;四是创优旅游发展环境,加强旅游投诉平台建设,建立多级联动投诉受理机构和制度,重点打击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扰乱旅游市场秩序、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维护好游客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智房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