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添绿20年 护一川江水向东流

21.05.2018  09:16

水急浪大的金沙江,在划过一道向南的大弯后,继续浩荡东流,进入中下游地区,就成了长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为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昆明,地处长江上游,近年来,长江保护攻坚战从未停歇,践行上游担当,着力打造绿色屏障,水土涵养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多措并举,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以确保金沙江水绵延东流。全市干部群众表示,一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同心协力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守护青山

生态状况逐步好转

5月14日,禄劝县九龙镇沙鱼浪村委会昔卡多自然村,天然林护林员张运亮站在村后的山头,看着村前的九龙河蜿蜒而下。

这条小河最终将汇入金沙江,再流入长江。站在长江上游的这个普通护林员,或许并不是很清楚眼前的这条河即将进行的浩大旅程。

但他知道,自己守护20年的2871亩山林,是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有机构成。

普渡河、掌鸠河、洗马河纵贯禄劝县境内日夜流淌,径流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1条河流,最后汇入金沙江流入长江。

背靠大山、面朝九龙河,几百年前,这个村落的先人看中了这里充沛的自然资源,搬迁至此。广袤的山林为昔卡多人提供着丰富的猎物、燃料、各类野菜野生菌。但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过度砍伐、盗猎、毁林开荒,这片曾经为昔卡多人提供了丰富养分的林地变了样。

改变发生在1998年。这一年,昆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曾经想为这片山林做点什么的张运亮成为首批天然林护林员。每月报酬不高,但是张运亮看着森林中的大树、遇到的那些小动物,也会很有满足感。

昆明市天然林保护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介绍,昆明实施天保工程20年来,天保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好转转变,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天保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初的45.05%提高到2017年底的48.76%。

抚平疮痍

东川种树有一套

昆明境内的东川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309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纵横分布着107条泥石流沟渠的小江,曾经每年向长江输送泥沙高达1900万吨,为金沙江下游输沙强度最大的支流。

在一定程度上,长江保护对于东川而言的首要任务就是治沙,而植树造林是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1999年,东川曾借助国家天保工程展开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干热少水,有的地方已经种过五六遍了。”一位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东川气候十年九旱,且荒山含沙石较大,每年种下的树大多死亡,只能是种了死、死了种。

在东川,想把树种活太难了!”这几乎是东川所有种树人的感慨,这个难,一是干旱缺水,二是山高坡陡,地质破碎、石漠化沙化严重、立地条件较差,致使许多荒坡年年造林不见林——在东川搞绿化,几乎被判了“死刑”。

而今,进入东川,人们一眼能见到的就是路两边密密匝匝、细而高挑的新银合欢。新银合欢原产中美洲,上世纪80年代引进东川。由于新银合欢生长速度快,自生能力强,而且它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深层,因此抗旱能力强。经过多年试验,被作为东川造林的先锋树种优先选择。

曾经林家渡的荒山、荒坡几乎寸草不生,每年都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2012年种下3000亩新银合欢示范林,让人欣慰的是,这3000亩新银合欢示范林,如今已经长成直径8厘米、高4米,开着白花的树木。春风拂过、枝叶摆动、充满生机,而它们巩固起来的山地再也没有发生过滑坡、泥石流。

东川区副区长翁磊介绍,东川把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治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全区“没有与生态建设无关的单位、没有与生态建设无关的人”。

有这样一个例子,企业家郭景黎认定让东川绿起来“匹夫有责”。10年前,他在东川的河漫滩上安了家,硬是在荒滩上种了几十万株桉树。

近年来,东川完成荒山造林绿化16.1万亩,杨树种植21.73万株,退耕还林14.23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1.5万亩;累计投入3亿元,完成23万亩核桃产业基地等林业项目;社会化造林力度持续加大,荒山、面山造林取得积极进展,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06个市级生态村创建;森林火灾得到及时安全高效的处置。

释放红利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按国家及云南省的总体部署,昆明市天保工程在1998年和1999年试点后于2010年正式启动,目前已进入二期第八年。工程共涉及除宜良县和石林县外的12个县(市)区,工程区国土总面积2686.05万亩,占昆明市国土总面积的83.39%。每年按实施方案要求,昆明市计划森林管护1082.49万亩,实际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564.5万亩,占计划的144.52%。

天保工程区只是绿色屏障的一部分,为护好一江水,昆明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不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来自市林业局的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市森林资源大幅增加,生态安全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森林覆盖率从45.05%提高到48.76%,林木绿化率从52.73%提高到55.86%,森林蓄积从3941万立方米增加到5470万立方米,生态安全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最为突出的是天保工程区的林业案件和森林火灾明显减少,当地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靠山吃山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烧山狩猎等不良习俗得到根本扭转。”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开始释放生态红利。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为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了栖息环境,境内的珍稀、濒危等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其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及植被改善,促进野生食用菌和森林蔬菜采集,年产值超过10亿元。

从卖木材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改变了发展模式,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更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每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实现旅游年综合经济收入数十亿元,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写照。

持续攻坚

滇池治理打了翻身仗

滇池水最后辗转汇入金沙江。虽然它为长江提供的水量微不足道,但治理好一个被高山峡谷闭塞在高原上的淡水湖泊,其意义却弥足珍贵。

滇池治理,是昆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绕不开的难点。

从“九五”规划开始,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流域治理规划,20年来,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湿地建设等多项滇池治理机制、措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国内领先,随着一系列措施的不断落实,滇池及整个水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滇池治理成效初显。

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最美湿地”评选中,昆明滇池湿地以110628票在众多湿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湿地”。除了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滇池湖滨初步形成的一个闭合湖滨生态带,构建了滇池湖滨沉水、挺水、湿生到陆生的植物群落,使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

2016年滇池水质达到Ⅴ类,首摘20年来的“劣Ⅴ类”帽子;去年滇池水质继续保持在Ⅴ类;今年一季度滇池全湖水质上升到Ⅳ类,滇池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滇池水质企稳向好……改变的背后是环湖截污、外流域引水、入湖河道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的发力。

截污治污体系基本建成。昆明市主城区和环湖建设了22座污水处理厂和较为完善的排水管网、截污管渠,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02万立方米,尾水水质达国家一级A标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晓梅说:“截污治污体系为滇池水质改善奠定了基础。

外流域引水作用凸显。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2013年底建成,缓解了滇池水资源匮乏状况,加快了滇池水质改善步伐,为构建整个流域的健康水循环体系创造了条件。

生态修复与建设成效显著。实行大规模的“四退三还”(退田、退塘、退人、退房,还湖、还林、还湿地),湖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市滇池生态研究所所长杜劲松说:“消失多年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鸬鹚等鸟类在滇池重新出现。

与此同时,35条主要入湖河道经过治理,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河道水质明显提升。在滇池流域全面禁止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减少高耗肥的蔬菜和花卉种植,控制面源污染。实施滇池底泥疏浚、以鱼控藻和机械除藻等工程,削减内源污染。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成通水,实现了“与湖争水”向“还水于湖”的历史性转变。

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长吴朝阳表示,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正确把握“五个关系”,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受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全面提高滇池生态保护建设水平,为长江大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昆明日报首席记者李思娴   记者李双双 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