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昆明日报
“第二十四届农民高级技师——东川区雷廷瑞。”看到职称评定结果,雷廷瑞显得有些激动。这不仅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种褒奖。不久前,昆明市发布《第二十四届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结果》,全市共63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成为所在行业响当当的“田秀才”“土专家”。
远眺千里沃野,无数新农人正为这片大地的丰收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党的二十大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
拿到证书,翻开深红色的扉页,雷廷瑞一字一行地读着,回想10余年的“看病生涯”,充满艰辛与挑战。
雷廷瑞的“病人”是村民家常养的牲畜。“对于很多村民来说,牛羊就是家里最大的财富,如果大牛因难产死亡,肚里的小牛也就会死亡,一家人就可能损失两头牛,价值近3万元。我所做的,就是给牛做手术。”雷廷瑞回忆,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求助电话,他就会立即赶往现场,手术时间短的不到10分钟,长的超过3小时。“只要群众有所求,我便义不容辞。”
凭着精湛的医术和真心服务,雷廷瑞赢得养殖户的信任,他的足迹遍布东川区、寻甸县,最远还到过保山市。“我服务过东川区内近50%的养殖户,几乎跑遍所有村委会,平均每天可接到50多个咨询电话,最多的一天连做6例牛手术,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雷廷瑞说。
在此次农民高级技师名单里,还有个熟悉的名字——胡荣海。他已是市里有名的“洋芋大王”。
自1990年到寻甸县凤合镇扎根,胡荣海从事马铃薯生产销售已有32年,带领公司建立起多个省内外销售网络,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生产管理经验,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奖“社会扶贫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我利用自身从事马铃薯种植销售的优势,承担起助力乡村振兴和发展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在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同时,也关注农村残疾人、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现实困难。”胡荣海介绍,他通过创新合作与帮扶、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优质种薯与资金支持等方式,努力让当地每一个群体都可享受马铃薯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实际工作中,他利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带动凤合镇常年种植马铃薯4.5万亩,年鲜薯总产量9.15万吨,商品量6.3万吨,商品率达70%,实现年总产值1.5亿元以上。
在此次昆明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中,共有17人获评农民高级技师、46人获评农民技师。
近10年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多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这些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为举措落地实施明确方向、提供依据,而职称这张“名片”,激发了农民的自豪感与创造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人返乡就业创业,建设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