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听证
27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进行听证。按照《办法》,我市拟推进净菜上市、易腐垃圾就地处理,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促进源头减量,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程。
大件垃圾应预约上门收集搬运
为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方案》。结合昆明市近年来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市城管执法局拟制了《办法》。《办法》共七章五十三条,分为总则,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促进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几个部分。
按照《办法》,我市拟设立管理责任人制度规定。同时,《办法》拟规定对于一些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应当预约或者委托物业服务企业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或者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单位上门收集搬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制定的《办法》拟定,涉及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且拒不改正,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阻碍执法部门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打击、报复投诉举报人,造成一定后果的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四类行为的,市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法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在处罚方面,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对单位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十罚款。对个人违反相关投放规定的,将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分类
此外,《办法》规定昆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并且为每类垃圾投放标准进行了规定。分类投放实现后,在生活垃圾收集环节也将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分类设施设置规范并由有关单位按照要求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收集、运输作业单位要分类收集、运输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处理的运行管理单位按照要求接收生活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活垃圾处理原则,《办法》注重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实行可回收物的综合利用,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政府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与减量的工作中来,鼓励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切实控制生活垃圾产生,对生产者、消费者分别提出要求,推进净菜上市、易腐垃圾就地处理,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促进源头减量。
向公众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除监管相关措施外,《办法》拟建议市政府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并落实生活垃圾处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再生产品应用项目。同时,拟建议市、区政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其中包括鼓励有关单位可以通过可兑换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个人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对管理责任人可以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据悉,针对公众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较薄弱的情况,未来市、区主管部门拟采用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公众的分类意识,组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设施的公众开放活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公益知识宣传。
代表建议
成立专门机构督促工作推进
听证代表洪明涛认为,垃圾分类要落地,除了要有政策支持,如何发动公众参与也非常重要。他表示,公众是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引导公众参与、实施不仅需要一些激励措施,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
听证代表胡金波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应先从基础做起,逐步开展从三类到四类的分类工作。基于目前城管部门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大,职责越来越重,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保障落地实施,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督促相关工作的推进。“如垃圾分类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设立专项资金、专业部门、专业人员来做,会更加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和持续。”
听证代表文昱建议,目前环卫一体化的各家公司已经陆续在开展垃圾分类的设备前期工作,除了建立分类垃圾系统外,也希望能够将垃圾资源再生的相关系统也建立起来,统一管理之后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机制。
对于代表们的建议,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代表们提出的经费、人员的保障问题,下一步昆明市在拟制《办法》的基础上,将把分类设施的设置标准、终端设施建立的标准和经费测算等话题纳入考量,与相应部门进行对接。对于针对回收企业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关系和衔接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基础上,将做好两个体系之间的建设,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再生资源体系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统一。
据悉,为了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下一步昆明市还将起草相关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带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宣传教育引导工作,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中小学生进行教导。(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