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今年确保引进市外资金800亿人民币

20.04.2015  13:20

   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今年确保引进市外资金800亿人民币

  日前,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优化区域差异化招商引资政策,确保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78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新引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00个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和主要目标,提出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并针对产业和县区、园区发展差异实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化招商、产业链招商,逐步做大产业集群。

  突出面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东南亚、南亚,日、韩等重点区域及国家的招商引资。突出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从而确保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78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15年,力争工业招商引资占全部引资总额的比例较上年增长5%以上,高端研发、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实现重大项目明显增加,2015年全市新引进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达到100个。

   设3个专门驻外招商分局

  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昆明市将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突出产业招商,细化完善产业招商分局设置。围绕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金融等产业,设立基础设施及金融业、交通能源及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及社会事业、农业及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产业招商分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围绕产业链及配套开展持续招商,每个产业招商分局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统筹领导。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国内招商重点区域,依托市政府驻北京、上海、深圳办事(联络)处,设置3个专门驻外招商分局。

  要优化投资环境及宣传推介方式,加快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转移、下放”力度,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注重昆明市形象的整体包装和宣传,创新宣传模式,拓宽推介载体。

   重点引导投资投向先进制造业

  今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昆明市将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重点,重点引导外来投资投向先进制造业。依托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和非烟轻工等重点行业现有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相关产业配套企业投资和集聚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围绕构筑“一核两翼六板块”的工业布局体系,着力引进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六大新兴产业相关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全力打造昆明工业经济“升级版”。

  研究制定“昆明市产业及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确定产业招商方向、目标地区及目标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把握科技引领,谋划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招商。

  推动现代服务业招商,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延伸投资版图和发展布局,在昆设立区域性总部;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贸及金融机构入驻昆明发展创业。进一步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公用事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再推出一批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着力引进一批花卉园艺、时鲜蔬菜、特色果林、现代都市农庄特色规模化经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龙头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联营,培育一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

   优化区域差异化招商引资政策

  《意见》还明确提出,将优化区域差异化招商引资政策,引导市内各开发(度假)区及县区差异化发展,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行差别化投资管理政策。加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研发、高端制造环节吸收外来投资比重。鼓励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生物制药、现代化工、生态产业、文化旅游与健康服务产业等领域的产业集聚招商,有针对性地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进一步简化投资企业转移审批登记手续,减少投资障碍,加快产业转移进程。

  同时,积极提升对外交流重点平台引资功能,借助南博会、昆交会、旅交会、农博会等平台,积极引进各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昆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经贸、技术、园区管理、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充分利用滇粤、滇沪等合作机制,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企业产业转移。

  昆明市将进一步清理、细化、整合各类政策,研究、填补政策空白,鼓励各县区、园区根据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各项财税、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提高各类优惠政策的兑现率。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新模式。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大型招商引资项目,优先安排和保障建设用地,并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电力供应等重要资源配置上予以优先保障。(记者 贾献培报道)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