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力抽查核实干部“家产家事”“裸官”难以藏身
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尤为重要。2014年1月,中组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并建立抽查核实机制。去年,全国有3900多名干部因瞒报被取消提拔。组织部门表示,将继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扎实做好抽查核实工作,更好地发挥报告制度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中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昆明也于2014年开始实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制度,这项被称为“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在昆明如何运转,效果怎样?
“凡提必查”
倒逼干部“干净做官”
2014年,昆明市委组织部制定《昆明市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工作规则》、《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结果处理办法内部操作规程(试行)》、《昆明市拟提拔市管干部考察对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方案》。
市委组织部在开展抽查核实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亮出了两把“利剑”——随机抽查和重点抽查。随机抽查体现普遍性,每年集中开展一次。重点抽查体现针对性,对拟提拔的考察对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对象、群众举报反映的对象等进行核实。
3年来,昆明每年审核2200余名市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并录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由专人、专机负责管理使用相关信息。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申报之后,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由10个职能部门参加的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在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的现场见证下,2014年按照3.14%的比例随机抽取了72名市管干部作为抽查核实对象,2015年将抽查比例扩大到10%,随机抽取了229名市管干部作为抽查核实对象,这些抽取的人员基本覆盖全市各领域、各类别的干部。
除了不断扩大市管干部随机抽查核实范围,昆明同时突出抓好重点抽查,从2015年1月起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必查”,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纳入拟提拔人员公示信息项目,在发布考察预告时一并进行公示,引入群众的监督力量,在领导干部中产生了一定的震慑。
吴明(化名)就是第一批试水者,与以往个人情况填好之后就密封起来“以待后查”不同,吴明和其余14名考察期的领导干部如实填写家庭财产、家属情况等,并且在单位张榜公示,包括有多少套房、几辆车、是否炒股、婚姻状况、出国情况……这些往常被认为是个人“隐私”的情况,在考察期间都被一一“晒”了出来。
这位负责人介绍,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涉及“家事”方面8项、“家产”方面6项,共14项。据了解,这些事项中还包括很多子项和需要勾选的项目,要报告的内容可谓细之又细。此外,还有向组织的书面“承诺”,涉及面广、震慑力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是一个有效的补充。通过抽查核实工作,领导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有效防止了干部“带病提拔”,对“干净做官”也起到了倒逼作用,促进了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净化,自觉把才干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服务发展上来。
干部任前“晒家底” 只是昆明“凡提必查”的其中一项。从2015年起,昆明将拟提拔市管干部、转任重要岗位等人员作为重点抽查核实对象,凡是拟提拔为市管干部的,在考察过程中,必须进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经核实无问题后才能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2015年对6批次90名拟提拔市管干部考察对象和拟转任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切实发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在选人用人上的监督把关作用,防止“带病提拔”。
此外,昆明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2个试点县(区)(官渡区、寻甸县)部门正职等重点岗位的干部纳入抽查核实对象。
制度大网拉开
“裸官”难以藏身
新规出台,绝非说说而已。我市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是否清正廉洁、是否“带病”的重要依据,切实将抽查核实打造成为市委选好干部把好关口的一把利剑。
随着这一制度大网的拉开,“裸官”难以藏身,对组织不忠诚的官员现形,并付出代价。在市纪委近期通报的一批有影响的违纪典型案件中,就有“李映辉在担任五华区国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五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期间,不如实向组织报告家属持有外国居留卡、个人及配偶持有股票以及家庭房产等情况,严重违反组织纪律”。
对比对核实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抽查核实办法》进行分别处理,对比对核实一致的予以归档,对比对核实不一致的视情况予以处理。据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一位负责人介绍,2014年,对25名抽查出存在漏报或者填报不规范的干部进行约谈和批评教育。2015年,向113名信息填报不全的领导干部送达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实情况反馈》,重申了有关政策和纪律要求,限期对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对4名拟提拔人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填报不全的干部进行了约谈,并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项报告。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运行多年来看,总体效果良好,也有待健全完善的地方。
“比如,部分领导干部对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认识上还不到位,对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还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和敷衍心理,填报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不翔实。”这位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还认为,部分联系机制成员单位存在基础信息库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像房产这块是领导干部违规违纪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之一,但从实践来看,部分房屋登记中,产权人或共有人没有采集身份证号码信息,可能出现同名同姓,无法进行甄别;权属登记数据信息中未采集产权性质,无法核实;交易价格信息存在采集不全,不能全部核实;还有全市房产登记数据只是部分联网,这些都给抽查核实工作的准确性带来了困难。
如何让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让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抽查核实处理办法真正成为从严监管干部的一把利剑,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组织部门将对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使全市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是从严治吏的新举措、新常态,做到知晓规矩、敬畏规矩、严守规矩,增强对党忠诚的自觉性。
此外,进一步加大抽查核实处理力度。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扩大抽查核实的范围,重点加大对重要领域、权钱集中岗位的干部的抽查核实力度,充分发挥抽查核实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对抽查核实中发现漏报、瞒报行为的,严肃进行组织处理。
同时,加强与联系机制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成员单位强化基础信息的完善,提高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抽查核实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增强查询工作的责任意识,努力形成抽查核实工作的合力。(记者 李思娴报道)
随评
好制度更需用心“养护”
加强优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经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作为这一精神在操作层面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制度”应运而生。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是一项好制度,确实担得起“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要求。制度的核心环节极为简便,无非是个人报告和组织核实,操作行政成本极为低廉,但却巧妙内镶了复杂的心理学和博弈学原理,有效地考察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促进了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对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干部选拔任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指望单纯通过一项制度就解决掉长期积淀下来的问题与矛盾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经实践证明确实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与好措施,我们更加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其的养护和栽培,推动其不断走向完善与成熟,并围绕它建立起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从而让好制度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整个措施体系中的支撑力量。
仍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制度”为例,这项制度的本质,是一个信息收集比对系统。系统运转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信息收集的真实和全面之上。如果组织部门不掌握了解干部真实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那么,即使干部报告的个人有关事项再详细,组织部门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比对,也就无法进入根据比对结果对干部个人素质进行判断的下一环节,其最终结果很可能导致“系统空转失效”。在实践之中,上述困扰已经时有出现。因此,在不断推动“报告抽查核实制度”向更多的深度与广度延展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着力拓宽了解干部真实信息渠道,探索全时空了解干部真实信息的新方法与新系统,打通信息收集流转的行政壁垒和技术壁垒,为该项制度的长期有效运行积极搭建出越来越丰厚扎实的系统性支撑。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干部报告事项的信息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有些事项终将变为无效信息,而一些新生事项则必须加入。这也就要求有关部门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一个报告事项的淘选更新机制,从而让好制度具有更多的内生动力,始终跟上时代的要求。
设计一项好制度不容易,维持一项好制度的有效运行更不容易。今日的昆明,面对着全面提升治理水平的时代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把好制度当“宝”,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细心的“培养和栽培”,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应该值得社会管理者们用心思考。(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