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社会资本 11个项目基本确定投资人
为加快昆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本月初,昆明市发布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昆明推出首批80个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首批推出项目总投资1005亿元,涵盖综合交通、市政设施、文化旅游、社会事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
政策出台近1月,执行情况如何?政策制定背后又有哪些故事?近日,记者就该政策专访了发改委以及云南省专家,对政策进行解读的同时,了解昆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思路
政策借鉴了其他城市经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4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6个多月后,昆明市发布了实施意见及通知。这6个月中,昆明市发改委是如何就昆明市发布的意见及通知展开工作和调研的?
昆明市发改委介绍,今年7月初,昆明市发改委着手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在学习借鉴北京、杭州、南京等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筛选提出首批项目。
“经多次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县区政府分管领导意见并修改完善后,再次征求市政府各副市长意见,形成《意见》送审稿。”发改委介绍。
监督
加大监查力度确保阳光公开
此次公布的项目中,每个项目都公布了建设起止年限,如果社会资本进入后,并没有在规定年限内完成项目,是否有一些监督措施及惩罚措施?
对此昆明市发改委介绍,《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激励机制,对项目建设工期和奖励约束进行明确约定,但相关奖惩激励机制仍在探索。
未来政府将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避免在招商对接、建设运营等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确保程序合法、阳光公开。“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需加强对项目公共产品或服务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建立政府、服务使用者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发改委介绍,要依照有关要求,督促投资人严格遵守环保、用地、节能、质量、安全等规定,指导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财务、用工等制度,依法经营。
鼓励
7个方面支持社会资本
昆明市此次制定的政策,从特许经营、价格调控、资金补助、融资支持、资源配置、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7个方面给予社会资本支持。社会资本如果参与到其中后,政府将如何保障社会资本的利益?
发改委介绍,“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研究出台鼓励机制性文件,包括保障投资主体平等地位、落实资源配置政策、建立合理回报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疑问Vs解读
昆明市政府此次出台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实施意见》,包含了80个项目,引入的资金达到了1005亿元。为何体量会如此之大?民间资本如何进入并盈利?政府又该如何监督?记者就上述等问题请教了云南财经大学财税研究所前任所长张丽华。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