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共资源交易迈入电子化时代
昆明公共资源交易迈入电子化时代
以技术保障制度 最大程度开放市场
密封打印的评标专家名单。
进入评标室检查严格。
曾几何时,对于公共资源招投标,无论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都会感叹一句“水太深”。没有所谓的门子路子,单凭资质,大抵不敢轻易涉足。昆明招投标市场运行10余年,监管体制运行机制数次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信息公开、交易公平、预防贪腐。
2012年底,昆明市政府着手建设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系统,今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涉及区域包括昆明一市八县;覆盖全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国有资产产权、特许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等六大领域;可满足堪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评、水保、矿压等专业,从项目立项审批到进入交易、成交、履约均可通过平台实现。
至此,在昆明,参与公共资源招投标,再不用担心任何壁垒:只要资质符合招标公告规定的条件,投标者轻点鼠标就可下载标书报名竞标;再也不会摸不清门路:所有流程均为电子化系统固定设置,避免了人情因素干扰。
以技术手段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开放,进一步将权力锁进笼子里,最大程度实现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昆明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全国首屈一指。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改革,成为今年昆明市委确定的20项重点改革事项之一。9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将昆明和深圳列入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创新试点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昆明将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改革和电子化招投标系统的提升,争取明年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投标创新示范城市。
技术当靠山 制度硬起来
去年11月,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办曾接到投标人投诉,称因为招标代理机构的刁难,没有报上名。而招标代理机构则辨称,“报名有三天时间,但刚好投标人来购买招标文件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出去了。”招标代理到底是不是故意崴人?难以判断。
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均为法定的资格审查方式,全国一些城市采取投标人资格预审制度,昆明采取资格后审制度,凡具备招标文件规定资质的潜在投标人,均允许参与投标。这项旨在鼓励符合投标条件的潜在投标人充分竞争,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缺乏手段保障,只能靠监管机构,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招标代理机构被某个投标人收买了,就有可能冒着风险,在招标文件上设置各种门槛,在报名阶段把竞争对手排挤出去,或是泄露投标者的信息,背后做手脚。虽然有规定要求招标代理机构不能泄露投标人相关信息,但是这一行做久了,都是熟面孔,一看谁来买招标文件,大抵心里有数。”一位业内人士说,一些招标代理轻车熟路,堪称“职业操盘手”。
这些业内潜规则,随着电子化交易的施行,很难再寻操作空间。
编辑:合宇聪责任编辑:合宇聪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