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旅游+金融:新收益点还是资本故事?

22.10.2015  12:40

当我们还在讨论余额宝的收益下滑时,互联网金融开始在旅游领域开了花: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所有的在线旅游平台都上线了互联网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大致可分为to C端的消费理财产品、信用贷款产以及to B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例如携程有理财产品“携程宝”、“程涨宝”,官网宣传这是一款金融预付产品,其收益不封顶,与携程估价挂钩;去哪儿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余额理财产品,基金代销,小额消费贷款“拿去花”;驴妈妈推出了“小驴分期”消费贷款;凯撒和中信推出了“海岛游”消费信托,用户可以优惠价格享受相关旅游服务。途牛则在旗下两家商业保理公司获批后还获批了独立基金销售牌照,正式进军基金销售领域。

对于在线旅游而言,互联网金融究竟能否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还是只是一个资本故事而已?

OTA为何布局金融?

在OTA的激烈竞争中,如何盈利依然是个老大难的问题,除了老大携程之外,去哪儿、艺龙、途牛等平台依然处于长期亏损的状况。

从业务规模上看,整个OTA市场的规模在旅游市场中的占比依然很低;业内人士认为,OTA领域的并购之所以迟迟未能出现,并非是受业务发展影响,而是因为目前行业细分领域的竞争都不充分,从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点评的合并中可以看出,合并的基础在于规模和资本。而在OTA,能产生规模的领域依然局限于机票酒店等标准产品,在更广域的旅游品类上,市场故事才刚刚开始;从资本角度看,OTA的资本并不缺乏,去哪儿、途牛等都完成了巨额融资,虽然偶尔檫枪走火,但是不至于刺刀见红,所以合并的时机并不成熟。

在合并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OTA们必须在创造利润上下足功夫;尽管目前尚无法从实际营收上看出金融服务对于去哪儿、途牛的影响,但是从业务效应上看,金融服务的价值已近凸显。

据据途牛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杰介绍,“首付出发”早在8月份已经在老客户群体中先试水了;根据这两个多月的数据显示,目前用户已使用的最高授信额度为1.7万元,常规产品最低首付金额为200元。陈杰称,截至目前该产品风控成绩优异,坏账率目前为零,另外理财产品的最新规模已经破亿元,消费贷月增长高达2-3倍。在陈杰看来,目前途牛用户的对金融服务在增加需求高涨,据他介绍,类似途牛的休闲旅游为主的用户,当单一产品的价格过5000时,其实需要金融服务进行配合,无论是售前、售中、售后来说,金融服务可以在用户端产生很好的协同。

途牛CEO于敦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途牛的休闲旅游产品客单价刚好与金融服务的需求产生很好的契合;而在回应记者“是否将盈利期待放在金融服务”的话题时,于敦德并未直接否认否认,但其同时表示,世界上的大型旅游公司基本是两种类型:一是纯粹旅游业务,二是旅游业务结合金融业务,金融服务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携程、去哪儿也同样在加大金融业务的布局。携程副总裁、金融事业部CEO章婷婷表示,携程金融的战略布局是“金融产品+大消费”,金融产品指的是“围绕着用户行前、行中和行后整个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金融机会和金融收益所打造的旅行金融产品或金融衍生品”,而大消费的概念范畴比较广,携程金融正在积极打造“出境+N”的消费旅游产业链条。

去哪儿则表示,他们也推出了相关产品,如针对去哪儿网消费者的个人理财工具趣游宝及个人小额授信业务拿去花等产品。未来去哪儿会在平台模式的基础上,向整个旅游金融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

对此,执惠旅游CEO刘照慧表示,OTA加大的在金融上的布局,很大程度是在完成整个旅游服务的生态,传统服务普遍认为支付是闭环生态,这个阶段则需要金融服务作为生态重要的一环。

OTA+金融能否讲出更好的资本故事?

OTA+金融的故事被冠以生态的名号,这究竟是虚是实还有待时间检验,但是从业务逻辑上,或许各家平台的对待的认识和重心有差别。

对于资本来说,金融服务之于OTA来说,能产生的故事和价值远远超过目前很多提供金融服务的独立平台,从金融服务最主要的关键词消费场景和用户积累上,OTA具备了合适的场景和有付费意愿的用户。

从字面上理解,OTA做金融的逻辑非常清楚、也有利可图,但是回归到金融行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服务目前受到大量政策的影响;尽管不久之前出台了管理条例,对于很多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得到了肃清,但落实到具体业务层面依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惠人贷CEO李晨表示,互联网金融首先必须是金融,而风控、征信等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在他看来,在线旅游网站做金融服务,更多是聚焦在服务本身,把金融当做工具,也符合目前消费场景化的需求。

但是,目前OTA在金融领域开展相对顺利,并未出现类似坏账、收益下滑等影响;李晨表示,场景化的金融从推广的角度看,可以接触用户;从降低风控的难度来看,通过场景化选择客群,可以进行进行用户控制。但是从风控的角度来看,由于单一场景的数据很容易产生信息的数据的孤岛,涉及到更专业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恐怕在线旅游网站们就并不擅长了。

李晨的担心并不是在打击目前旅游网站做金融的积极性,一位不愿署名、与他持有类似观点的行业人士也表示,在线旅游目前对金融的热情似乎有点过高,媒体也似乎有点太过于聚焦这个话题,此外资本对于盈利的期待也有点太高。

总而言之,从用户的角度看,金融产品对于旅游服务来说,如果能产生正向的导向,对于改善整个旅游服务是正向的,用户必然会投支持票;但是如果由于过度热情导致负面影响,就需要平台及时降温、找准方向。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张钧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