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评论文章:新常态下需要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
(一)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访美期间,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举办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的经济成长已经从以速度为本,转为以质量为本,而这将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以质量为本”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关于质量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是对新常态本质的深刻揭示,对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有着重要作用,对规划好十三五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19处提到质量,是新世纪以来四个《建议》中次数最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谈发展必谈质量,谈改革必谈质量,谈中国制造必谈质量,谈食品安全必谈质量,“质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热词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质量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质量提出要求、作出指示。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正是在对质量高度重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质量为本的重要观点,这是党中央质量思想的凝炼和升华。
党的历代领导人对质量均有重要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质量要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强调,“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江泽民同志表示,“质量第一是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胡锦涛同志要求,“把质量看作生命线”。习近平同志“以质量为本”的论述,与党的历代领导人质量重要论述的内涵是统一的,既一脉相承,又是继承和发展。
(二)所谓“以质量为本”,就是把质量升华到价值观、文明、理念来认识,把质量作为根本、中心、立足点来对待,是对质量发自内心的崇尚和服从,是勇争一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是质量效益与速度规模的辩证统一。以质量为本的发展,就是坚持质量引领、以质取胜,把发展质量放在第一位,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以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更加有利的国际竞争优势。它相对应的是以速度为本、以数量为本,以及在其指导下的GDP崇拜、发展拜物教等。以质量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又是培养和巩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还是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应有之义。
以质量为本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新常态意味着我国即将告别速度时代,但走向哪里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为了避免走进很多国家跌入的中等收入陷阱,参照发达国家质量强国战略,中国只有转为质量型增长迈向质量时代,才能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尽快达到中高端水平,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三)以质量为本是产品和服务供给、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参加世界经济活动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针。
产品和服务(包含公共服务)供给毫无疑问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本。产品和服务的生命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武器装备质量时指出,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李克强总理在此前视察南车集团时指出,中国装备的生命在于质量。产品和服务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一件件产品、一个个服务都有质量、都追求质量,整个经济活动才有质量、整个经济发展才有质量。同时,信心是消费的前提,质量又是信心的基础,不讲质量,消费就活跃不起来,整个经济也就活跃不起来,不仅难以升级,也难以为继。
市场经济加互联网时代,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成为产品和服务的主体,都要牢牢树立以质量为本的理念,通过创新,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诚然,由于消费能力、消费环境、消费偏好等影响,一些不讲质量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和服务也有一定市场,但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不讲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必然没有美誉度,必然没有满意度,就必然没有竞争力,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质量引领,创新驱动,才是产品和服务取胜的不二法门,也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核心所在。
经济社会发展也必须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发展质量是各种质量水平的集中体现,提高发展质量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突出强调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我们追求的发展质量,自然也是五位一体的质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都要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它要像融入经济建设每个环节一样,融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乃至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乃至党的建设工作时,总是像部署经济建设那样提出质量要求。政治建设方面,在兰考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专门就保证活动质量作出重要指示,在主持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多次明确要求要切实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文化建设方面,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和文艺座谈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都明确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提高质量和水平,要提高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质量,文化产业要着眼提高质量和效益;社会建设方面,多次强调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生态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早晨起来先了解空气质量的佳话曾被媒体广为报道,中央通过的生态文明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要切实提高环境质量。这都体现了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坚持以质量为本的要求。
我国参加世界经济活动也应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经济总量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攀升,近年来更是稳居全球第二,这是中国人民的自豪,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先行指标。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不是争总量第一,而是争质量一流。最终国家之间竞争的是质量、效益、可持续性,在这些方面我们差距很大,突出表现在制造大国与品牌弱国的不平衡、出口商品质量不容乐观、高端消费境外化现象严重。
我国制造业规模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许多产品是贴牌产品,可以说是“制造大国、品牌弱国”。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国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但进入“全球品牌100强”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中国品牌寥寥无几。进出口商品质量不容乐观,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因质量问题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损失比较严重。随着出国旅游和跨国电商的发展,大量高端消费流向境外,据估计我国居民境外购物消费超过千亿,这不利于国内扩大内需提振信心转型升级。
制造强国、服务强国、品牌强国,才是中国国际竞争的核心所在,它们的实现,最终体现于和依赖于质量强国的实现,这就是我们必须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原因。以质量树立和提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新形象,实在是迫切要务。换言之,如果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中国就构筑不起新优势和新竞争力,不仅改变不了居于产业链中低端的打工仔命运,也改变不了以我们宝贵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去补贴和服务别人的局面,中国的强国梦也就无从实现。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尤其深刻。没有质量的发展,即便是康乾盛世,也不过是落日余晖,鸦片战争时期中国GDP稳居世界第一,是英国的若干倍,却终究不堪英国一击,终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正因为此,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指出,中国需要“德国质量”,中国速度和德国质量的联手,将为中欧乃至世界经济创造巨大增长空间。正因为此,被称作中国制造头号推销员的李克强总理强调,近年来,我们向不少国家积极推介中国高铁、中国装备,底气也是来自于中国质量已形成的基础。
(四)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要科学认识和理解它与新常态、质量时代、“三个转变”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本上说,新常态和质量时代的内涵是一致的,因为新常态指的是我国今后将会处于的一段时期,质量时代强调的是这段时期的未来走向,二者阐述的角度不同而已。二者的一致性还体现在都突出和强调以质量为本。只有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才能更好地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只有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才能切实实现从速度时代向质量时代的转变。
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必须要加快推动“三个转变”。一定意义上,以质量为本是指针,“三个转变”是路桥。加快推动“三个转变”,是当前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指针的重要着力点,实现“三个转变”,是以质量为本指针得到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标志。因此,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快推动“三个转变”,加速迈向质量时代,是一篇完整恢弘的大文章。
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还要把握好四个统一。一是宏观质量与微观质量的统一。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微观的某一产品质量都必须追求质量,以质量为本。二是质量效益结构与速度规模总量的统一。以质量为本取代以速度为本,是发展理念的升级,绝不是说因此就可以只要质量不要速度,质量是发展的新动力,理应带来更合理的增速。三是经济发展质量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质量的统一。五大建设五位一体,必须坚持和贯彻同样的指针,如果只有经济建设要以质量为本,其他建设的指导思想没有转为以质量为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五大建设都讲质量都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长期困扰我国的发展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四是质量之道与质量之术的统一。以质量为本既是“道”的层面的追求,又是“术”的层面的落实,是道与术的统一。坚持和贯彻以质量为本,首先是生产和服务活动要体现更高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层面的要求,但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这个层面,要把它作为指针自觉地遵循和实践,还要融化到思想理念中,克服差不离就行、马虎凑合、敷衍应付等反质量的观念。
《中国质量报》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转载地址: 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yi/109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