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文艺专家学者齐聚“繁荣昆明文艺创作”座谈研讨会
作为思想文化的火种,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心声?文艺创作能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做些什么?昆明文艺创作有何机遇和挑战?日前,“繁荣昆明文艺创作”座谈研讨会上气氛热烈,互动频繁。30余名著名文艺专家学者、文艺界代表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为昆明文艺事业发展把脉开方。既有对昆明举办研讨会的热切点赞与评价,也有对云南、昆明文艺宣传的深层思考与期待。
把脉 走有昆明特色文化道路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丹增说,昆明非常适合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这是资源、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放眼全国,像云南这样拥有如此多丰富资源的省份是不多见的,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云南对整个世界文明的推动都是有目共睹的,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题材都是取自云南。第二,云南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近年来,不论是歌曲、影视还是文学创作,都活跃着云南、昆明文艺工作者的身影。第三,云南拥有广阔的市场。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优势,每年吸引不同地方的人到此避暑避寒,这就是最大的市场。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说,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这一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瑰宝的挖掘与整理、保护与传承,创作生产更多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民族风格的文艺作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要高扬昆明特色,发挥优势,将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交融,产生出最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文化,走有昆明特色的文化道路。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云南、昆明近年来取得的文艺成就。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说,云南、昆明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对经济的推动不可小觑,这与省市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的重视不无关系。昆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比较优势,源于云南文化资源的原始性、丰富性、厚重性、独特性举世罕见。
无独有偶,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常务副主席、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康健民也从电影角度入手,认可了昆明发展文化产业所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议 文艺宣传要学会“借船出海”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还分别从文艺工作的敏感性、借力电影宣传地方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
“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时刻保持对文化的敏感十分重要。”田青说,提到玄奘,想到西安,提到红楼梦,就想到北京大观园,而提到郑和,人们很难想到昆明,这说明昆明和郑和的纽带作用还亟待加强,昆明的艺术家有责任加大对此宣传。
徐沛东建议,文艺离不开创作,“文艺滇军”几次集结,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都是依靠创新,希望昆明更加重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昆明有这么多的好山好水,不拍电影真是浪费了。”康健民建议,地方文艺宣传要学会“借船出海”。《庐山恋》《非诚勿扰》等作品除了影片大卖,还带火了电影取景地庐山、西溪湿地和日本北海,这些成功案例说明,一部好电影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不亚于一部精心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地方政府应善于把电影作为推广城市形象的手段,给予电影人优惠政策。
仲呈祥说,深挖昆明文化资源“富矿”,应多思考、多创作、多创新,紧紧抓住优秀作品创作生产这一中心环节,增强精品意识,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创作生产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优秀文艺作品。
“少数民族语言如不加以特殊保护,几十年后也将消失。”著名作曲家、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刘晓耕呼吁,昆明应关注少数民族母语的创作,培养多重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