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专家赴昆指导幼教发展

08.12.2017  09:38


幼儿展示入学能力素质。记者李海曦摄

3-4岁经常自哼自唱或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4-5岁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5-6岁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这都是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的内容。

近日,教育部编制和贯彻《指南》专家组组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季湄来到昆明,借贯彻落实《指南》研讨会契机,分享如何把握《指南》精神,提高幼教质量。除了昆明市幼教领域,全省其他州市的幼儿园负责人、骨干教师,省内高校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等也悉数到场。

国内领军专家主讲

刷新“游戏”的概念

作为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昆明市就贯彻落实《指南》等方面试点,实验周期为三年(2016-2018年)。此次研讨会旨在把握《指南》精神,聚焦课程实施有效性,促进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通过专家引领、主题报告、活动观摩、素质展示、案例分析、交流研讨、专家点评等形式,总结和分享经验成果,从而带动全市甚至全省学前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李季湄教授反问在场的老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什么意思?是一日生活中游戏时间最长吗?是游戏在活动中所占比例最大吗?是幼儿园一切活动都以游戏形式进行吗?幼儿快乐游戏就算实现教育目标了吗?很显然,并不是。  她说:“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游戏不是幼儿生活的全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意味着,应该树立正确游戏观,建设尊重游戏的幼儿园文化;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重视幼儿的自由、自发游戏;把游戏精神渗透到所有教育活动中。

需要注意的是,被计划得过分的游戏,随意、过于简单、无意义重复的游戏,放任游戏,教师不进行“充实指导”,均不可取。李季湄教授建议广大幼儿教师,一切在眼中,把儿童放在心中,在了然于胸的状态下,再开始循循善诱,并加以指导。

她还告诫广大幼儿园,安吉游戏是全国幼教的一面旗帜,但学习安吉游戏不要表面化、形式化。在李季湄教授看来,学习安吉游戏决不能只是模仿玩具、玩法或物化环境的趋同,它应当是推动我国幼教进行更加深刻变革的驱动力;学习安吉游戏决不是幼儿园的独角戏,它应当是推动我国幼教与社会变革的融合的榜样;学习安吉决不是以安吉特色替代各地幼教的特色,出现全国幼教的雷同化。

业内达人观摩

昆明实验园成果展示

研讨会期间,全国模范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导师,京昆手拉手交流项目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副园长芦德芹也应邀到场。

芦德芹以《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做有魅力的幼儿教师》为主题,展开专题报告。她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为大家支招洗手、进餐、排队、午睡等环节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她传授了区域游戏中魅力教师的秘诀:相信孩子,给孩子们区域、材料、玩法等权利,做孩子的支持者。她建议老师从自己做起,不讲大道理,多玩、多做、多说和多看;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观察孩子的兴趣,借助游戏载体融合师幼关系;鼓励教师开展游戏研究,让教师喜欢玩、会玩与慧玩。

各位学前教育专家愿意赴昆明做交流,也与昆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教育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国试点园、云南省一级一等幼儿园、昆明市贯彻《指南》国家实验区实验园—昆明市第一幼儿园作为特邀经验交流团队,呈现了一场场落实《指南》教育成果展示。

小班体育活动“青蛙戏水”,孩子们用小耳朵聆听古筝奏响的风声,用小手舞动“荷叶”,锻炼上肢力量。中班语言活动“我的连衣裙”,孩子们用连贯的语言,通过绘本中的线索,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猜想。大班科学(数学)活动“数数小本领”,让在场众人见识到了孩子的观察、比较、推理能力。还有一系列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展示。

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世界银行云南发展学前教育实验示范项目省级专家、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傅淳;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云南省学前教育专家、昆明市贯彻《指南》国家实验区专家组成员李红;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昆明市贯彻《指南》国家实验区专家组组长、昆明市名园长培养基地主持人、昆明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珏等分别进行点评或开展讲座。

同时,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还邀请了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南省十杰教师、“国培计划”首席专家、云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教师施锐到场观摩。(昆明日报 记者张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