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大理州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何建安) “这几年学校建得越来越好,山区学校与城里的区别也不大,现在的娃娃们真幸福”,这是全州各地群众对近几年教育发展的肯定和普遍评价。“十二五”期间,我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破解教育事业发展瓶颈问题,不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能力,全州各级各类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州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紧紧依托国家和省实施的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项目,重点加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山区等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自校安工程实施以来,全州累计投入21.27亿元,拆除D级危房13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13万平方米,加固改造不安全校舍78万平方米。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累计投入1.22亿元,新建校舍7.9万平方米。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投入11.4亿元,新建校舍81.15万平方米,建起了一批学校食堂、浴室和标准化运动场,配备了教学设施设备,使一批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运动场地、信息化教学设备等得到了明显改善和加强。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实现稳步扩大。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提升等项目,不断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7.98亿元,新建和改扩建高中阶段学校校舍33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了高中办学规模,形成了一批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特色鲜明的学校。
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把学前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学前教育校舍改造工程等。5年累计投入5.99亿元,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46所,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和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400多所,改扩建城镇幼儿园6所,建立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49个,扶持了一批公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构建了以公办幼儿教育为示范、民办幼儿教育协同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
特殊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全力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在人口30万人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巍山县新建5所特殊教育学校,同时对州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改扩建,不断增加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山区中小学校教师住宿条件有力改善。积极争取实施边远艰苦地区教育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累计投入近1亿多元实施了120多个项目,新建1946套教师周转宿舍。各县市还积极争取建设了一批公租房,极大改善了广大山区中小学教师住宿条件,为广大教师在农村从教提供有力的保障。
5年来,全州累计投入各种项目建设资金71亿元,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学校,逐步解决了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瓶颈问题。如今,一所所校舍功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的城乡中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州城乡各地和广大山区,广大山区适龄少年儿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为推进全州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