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2016  19:51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6年4月1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有优势、有基础、有市场前景,能较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原则,决定在巩固提高云南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一批重点产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基础设施滞后是云南发展的瓶颈,产业弱小是云南发展的软肋,抓“五网”建设、产业培育是推动云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符合云南正处于制造业追赶、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创造跨越式发展云南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选择;是实现“三个定位”战略目标,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定目标不动摇,努力闯出一条跨越式产业发展之路。

(二)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资源、区位、开放优势,坚定不移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按照“面向高端、引领超越,彰显特色、重点突破,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科学布局、集聚发展,内培外引、开放发展”的要求,坚守绿色生态环保底线,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规划,集中要素投入,创造环境条件,加强统计考核,通过5年努力,在巩固提高云南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新引擎。

(三)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坚持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重点产业的选择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让市场主体成为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坚持政府引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市场向有利于促进重大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的环境条件。

2.处理好巩固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的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烟草、能源、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仍然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新兴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垮不得、丢不起。发展新兴产业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发挥云南新优势,培育新动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传统产业升级的方向。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坚持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两不误,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形成规模更大、效益更好、质量更优的产业集聚效应,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3.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转型的关系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较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比重,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有利于提高科技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全面转型。

4.处理好集群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关系

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重点产业,解决云南配套产业不足的瓶颈制约,有利于增强重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全社会创新创业成本;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布局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00亿元左右,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达到1000亿元左右;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达到1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

2.重点任务

以新药研发为重点,整合全省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资源,以原创性突破和二次资源开发为核心,提升新药研发水平。

建设优质中药材和健康产品原料基地。重视种源研究,建设良种基地。

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生物技术药,有选择地发展化学药,积极发展功能性保健品。

统筹利用生物医药、医疗、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鼓励发展多样化健康产品和服务,构建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康体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集中打造滇中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市现代中药与民族药、新型疫苗和生物技术药物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重点实施昆药生物医药科技园、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所新型疫苗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培育云南白药集团、昆药集团、沃森生物、三七科技等领军企业。

(二)旅游文化产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500亿元左右;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1%左右,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以上。

2.重点任务

实施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培育发展高端精品旅游服务,推动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向以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等复合型产品为主转变。

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积极发展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康体旅游等,大力发展跨境旅游,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旅游服务产品,推动旅游定制服务。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整体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新闻传媒、出版发行印刷、歌舞演艺、影视音像、文化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优秀文化产品。

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主体文化游乐园、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着力打造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和精品演艺产品,以“南博会”“旅交会”为重点加快会展业发展,拓展旅游文化新业态。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加快推进以世界遗产旅游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公园、旅游城镇、精品景区、旅游综合体等为主的一批重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快昆明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重点培育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云南省旅游投资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及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文化企业。

(三)信息产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50亿元左右;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信息经济总体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

2.重点任务

全面推进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昆明呈贡信息产业核心集聚区,推动滇中城市群因地制宜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配套产业集群,依托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信息产品出口加工集散基地。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通信枢纽中心和国际光缆建设,建成“全光网省”,普及4G网络,超前部署支撑5G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落实大数据行动纲要,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创意、区域信息服务产业等发展壮大,培育信息经济新业态。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构建网络治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营造安全可信的发展环境。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加快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玉溪、保山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华为西南云计算中心、能投浪潮云计算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离岸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扶持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思普企业集团等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引进阿里巴巴、腾讯、中兴、普天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四)现代物流产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2020年,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下降至18%以内。

2.主要任务

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依托干线铁路、公路以及机场、港口、口岸,完善和优化现代物流网络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物流示范园区。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有效衔接,提高物流信息化、物流装备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跨境物流体系。

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城市物流配送,健全乡村物流网络。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构建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加快推进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及河口、瑞丽、磨憨等重点口岸国际商贸物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云南物流产业集团、云南腾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云南泛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企业发展成为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左右;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71∶1,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达100户,农业“小巨人”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2.重点任务

突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打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

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稳定高效的原料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强县,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绿色经济示范区示范带建设。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培育发展农业经济新业态。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围绕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支持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支持楚雄元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红河建水曲江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通海县金山蔬菜批发市场、曲靖市陆良冷链物流市场等发展壮大。

(六)新材料产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左右;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

2.重点任务

大力发展铂族、锗、铟、镓等稀贵金属材料及元器件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和高端装备用新材料。积极发展电极材料、膜材料、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封装材料、蓝宝石衬底、碳化硅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用粉体材料等产品。

发挥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以滇中为核心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基地。组织实施新型贵金属电子封装材料研发应用、贵金属石墨烯新型复合材料研发应用、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产业化、光纤用四氯化锗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培育贵研铂业、云南钛业、云南锗业、北方夜视等领军企业。

(七)先进装备制造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左右;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

2.重点任务

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重点,抢抓分享经济崛起的机遇,加快新能源汽车和乘用车发展,配套发展汽车零部件,打造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汽车产业链。

加快发展数控机床、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铁路养护设备、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重化矿冶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先进装备,培育发展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

大力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特色机电产品制造。着力发展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壮大一批配套企业集群。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以滇中和沿边为重点,以园区为依托,培育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滇中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北汽云南汽车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机床、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

(八)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

1.发展目标

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左右,其中食品工业1400亿元左右,消费品制造业600亿元左右;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左右,其中食品工业2000亿元左右,消费品制造业1000亿元左右。

2.重点任务

加快“云品”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标准体系,打造茶、酒、糖、油、核桃、咖啡、果蔬7类过百亿元的云南特色食品加工业。

以沿边、廊带节点城镇和开放载体为支撑,布局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承接家电、纺织服装、鞋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导向型消费品制造,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轻工纺织产业平台和加工贸易平台。

推动特色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发展花卉、橡胶制品、包装印刷、林板、林产化工等优势行业,重点发展珠宝玉石、工艺美术、户外用品等旅游消费品制造,大力发展天然香料、香水、精油、护肤及化妆品、洗涤清洁用品,积极发展节能节水器具等绿色消费品,加快家具产业发展。

3.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

推进弥勒食品加工园、芒市食品加工园、杨林木业家具产业基地、大理剑川民族木雕家具产业园、德宏实木家具集聚区、立白日化工业生产基地、临沧中缅鞋业轻纺文化产业园、保山轻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培育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文山华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玉溪凤凰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白药清逸堂实业有限公司、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昆明伟建彩印有限公司、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云南创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腾冲县工艺美术厂、腾冲县丝路碧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

三、支撑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

成立省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每个重点产业至少有一位主抓领导,党政合力、以政为主,共同推动全省重点产业培育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在省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个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的思路,加强对重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明确各重点产业推进组的主抓部门和配合部门,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制定规划方案

各重点产业推进组要牵头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产业发展规划要系统明确“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布局重点、发展方向、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工作措施、政策体系等,并做好与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年度实施方案要明确年度发展目标,提出重点推进项目、重要工作以及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三)强化创新驱动

贯彻《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深入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提升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实施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四基”工程,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多元化研究与实验经费(R&D)投入机制。落实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优势,构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在发达地区建立合作研发基地,借智发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打造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大企业(集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孵化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建立完善包容创新失败的体制机制。各重点产业推进组要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针对性地选择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大专院校等作为配合单位,为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源。

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区域产业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明确产业承接重点,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健全产业承接机制。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以工程承包带动装备等走出去,优势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加强农业、物流、旅游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港口、园区建设。

(四)紧抓企业主体培育和项目园区建设

各重点产业推进组要将培育壮大企业主体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企业主体的培育和引进。建立企业培育动态扶持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在各产业领域形成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一批专业化小企业、一批规模化企业集群。

根据重点产业的各自特点,分别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培育工程包,完善项目储备库。对列入重点项目培育工程包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项目核准、备案、土地、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强化重大建设项目三级联动推进,主抓部门、有关州(市)要对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安排专人负责、专项推进,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和问题。对特别重大的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由重点产业推进组聚力推进。

合理规划建设重点园区。按照绿色生态、创新引领、集群发展的要求,明确园区主导产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优化园区布局和功能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务实高效的管理机制,使园区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

(五)增强要素保障

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交易平台,实现重点产业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做到资金向市场主体投放,空间为市场主体预留,人才向市场主体流动,技术向市场主体集聚。

坚持投入集中。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整合省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50%左右的存量资金以及全部新增投入部分,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由主抓部门统筹使用。按照“一个产业、一支基金”的思路,分别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成熟一支、设立一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集中投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加大力度对口向国家争取各类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降低产业用地成本。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除商住用地以外,其余用地一律免缴;商住用地除缴纳省级部分外,其余部分由各州(市)自行决定收缴。下达各州(市)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可在州(市)内或州(市)间统筹调配使用。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制,以“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方式提供用地,年租金按照出让地价评估后折算到1年期价格确定。重点产业领域内项目用地要优先统筹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项目环境容量。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要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以及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各重点产业推进组要组建专家团队,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

(六)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加快建立健全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营造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加快关键领域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立“输配分工、竞价上网”的运营机制,拓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落实好药品价格改革意见,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企业家探索创新的“容错”氛围。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降低企业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切实降低企业各类成本。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加大力度查处乱收费行为。

建立企业家队伍培养和保护机制,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七)加强统计考核

完善统计制度。按照“可统计、可考核”的原则,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抓紧研究制定重点产业统计分类,明确界定重点产业的统计范围和口径,完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明确有关部门统计任务。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立重点产业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建立考核责任制。将重点产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等作为各产业主抓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的予以严肃问责。省政府督查室将重点产业发展的年度目标任务列为年度重点督查内容,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提高工作成效。引进第三方评估,加强政策绩效评价,做好产业发展政策动态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各重点产业推进组、有关部门要在本意见出台后2个月内,完成产业发展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发布。各州(市)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要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力度不减弱,形成合力推进产业发展的叠加效应,为云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转载地址: http://www.yn.gov.cn/yn_ynyw/201604/t20160420_2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