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高歌行进(直击改革前沿)

12.11.2014  13:37

      (本报记者 胡健 马国英 彭俊)让人民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文化更加繁荣。一年来,围绕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以及科技、文化事业,各项重大改革陆续出台。

  成果共享

  民生改革步伐稳健

  社会事业,民生为重。“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这句话,成为一年来民生领域改革的定锤之音。

  《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本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首次重大调整与完善,在给中国经济社会注入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必将给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发展红利。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这一年牵动中国千家万户的另一重大举措。2014年秋季开学第三天,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重点直指“中小学择校”“加分造假”“违规招生”,教育综合改革随之迈出新的步伐。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年来,税费不断减免,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岗位供给更加稳定;门槛逐步降低、贷款逐步增加,一降一升间,创业之路更加顺畅;就业促进计划首次给离校大学生开“专灶”,他们不再是“断线的风筝”。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不降反升。

  保障坚实、后顾无忧,幸福生活更有底数。回应各项民生关切,一项项改革密集出台、掷地有声。

  先看病有所医。全民医保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基层医改成果不断巩固;社会办医政策更加优惠。

  再看老有所养。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新农保与城居保并轨。从此,城乡居民将享受同等的基本养老机会和权利。

  再说住有所居。这一年,保障房建设思路明晰、方向明确,制度本身没有重大改革与调整,但在建设模式、运营方式、融资渠道上,各地都有不少创新与探索。更多困难群体喜迁新居,住房难题逐步解决。

  生活更美好,中国更美丽。一年间,生态建设力度更大,环境保护执法更严。燕赵大地壮士断腕,关闭污染企业;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心手相连,协作机制逐步建立;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版标准堪称“史上最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现诸多突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年来,民生改革步伐稳健,民生改善成果稳固,幸福中国更加美丽。

  以人为本

  改革推动城乡一体

  “居住证挺好使,孩子的准生证很快就办下来了!”山东济南市历下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小黄说。办居住证时听说可以享受多项公共服务,还有点不放心,这次解决了大问题,她才感觉到这张小卡片的好处。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居住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有了实现“市民梦”的途径。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全会《决定》明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不再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之后,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将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意见》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根据《意见》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有望实现在城镇落户。

  户籍制度改革备受关注,放在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中来看,对其意义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加快转型的进程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强大引擎。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改革为统领。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而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全国62个地方开展试点。

  与此同时,多项助力城乡一体发展的改革措施,引发广泛“点赞”。

  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转移农业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万人次,农民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劳动条件明显改善、工资基本无拖欠并稳定增长、参加社会保险全覆盖。

  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促进和谐、增强活力,是出台改革措施的目标指向,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作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地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集中整合办事窗口、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而“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网格化管理,已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一大亮点。主动发现情况、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如今,网格化管理不仅由东部地区发展到西藏拉萨市等西部地区,而且正逐步往农村地区推广。

  创新驱动

  科技发展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顺应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科技体制改革时不我待。中国将不再做被动的“跟跑者”和“追赶者”,而是成为同场竞技的“并行者”,甚至是充满自信的“领跑者”。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议明确了我国创新驱动的主要着力点: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一系列科技改革措施相继实施。《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部署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保障。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将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实行评审评估专家轮换和调整机制,吸收一线科研人员和海外高水平专家参与评估评审,一线科研人员的比例达到75%左右。《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提出,大型科学装置和科学仪器中心要把“开放”纳入到日常管理。

  院士制度改革启动,6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不约而同地在院士候选人推荐渠道上做了“减法”,在遴选机制上做了“加法”,均取消了原有的部委、地方、集团等的推荐渠道;在候选人所在学部投票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终选投票;对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两院声誉的,劝其退出院士队伍。

  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内宣外宣体制,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改革发展呈现出新气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科技文化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必将助力中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科技强国、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