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

26.12.2019  19:31
——基层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活动取得实效

今年来,基层市人大代表按照《临沧市开展基层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实施办法》,把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紧密结合,走村窜寨,遍访群众,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用有限的资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加真实、具体地体现了广大基层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的优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认可。

  一年来,74名代表共走访联系群众673户,为民办实事675件,提出意见建议46条。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开展基层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不仅是基层代表的心声和愿望,也是各级党委对人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做好代表工作,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平台和必要的条件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为民办实事说实话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为民服务措施抓好落实,工作得到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组织和开展好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为民说实话办实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选联工委,安排了专项经费。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于2019年8月29日印发了《关于拨付2019年度基层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经费的通知》,将74名代表,每人2万元的活动经费下拨到各县区。

  各县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把活动列入年度工作任务抓紧落实。选联工委把活动的实施作为重要工作,强化工作指导,定期分析研究,改进和创新服务代表方式,积极跟踪问效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管好用好代表活动经费,部分县区还注入活动资金,增加活动资金总量,拓展为民办实事的渠道,制定实施方案和办法,上下联动共同开展好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

  精心组织,规范实施

  明确活动重点。 一是充分联系群众。根据人大代表应当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要求,按照《临沧市开展基层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实施办法》:“每名代表每半年联系5户以上群众、为群众办5件以上实事、反映1条以上好的意见建议“551”模式的要求,各位代表在办实事说实话过程中切实做到对象明、情况清,在深入调研、摸清实情和广泛征求相关方面意见后,确定联系户。

  二是确定帮扶重点。结合代表选区、工作挂钩区、脱贫攻坚主战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户、社会兜底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和特殊困难家庭,重点扶持上学、就医、饱暖等实际困难,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祉改善等问题。

  三是集聚各方力量。善于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合力攻坚。与市委“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省人大常委会“访民情解民忧促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关于“建村史展室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活动、脱贫攻坚大会战、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以及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管理等活动结合起来,集聚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

  严格经费使用和管理。 各县区严格按照财经纪律监管使用好工作经费。按照市人大代表走访核实困难户情况,由困难户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初审、乡镇人大主席团审核、县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代表签字的程序来发放代表为民办实事工作经费。做到支出有审批、有单据、有签收、有记录,建立健全台账,完善痕迹管理,力求做到对群众负责、对代表负责、对组织负责。

  严格审批活动经费,从被帮扶人所在的村委会到乡镇人大主席团、到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再到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层层审核把关,确保资金使用真实、帮扶工作落在实处。凡是有“黄、赌、毒”行为的人一律不得纳入帮困范围。在各县区形成了上下衔接、沟通协调、情况互通、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加强宣传,认真总结。 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群众关注度高,代表工作关联度大,做好了,影响面和影响力都很广。各县区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方位、深层次地宣传报道基层市人大代表在开展为民办实事说实话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关注、挖掘和提炼基层市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感人事例,以小见大,打造亮点,树立典型,用正能量鼓舞基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说实话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营造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依法履行职责、真心为民办事的浓厚氛围。

  察民情办实事,成效显著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大代表的工作目标。活动中,代表们通过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树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广泛走访联系群众,了解掌握实情。 代表们身体力行,走村串寨,进村入户,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凝心聚力谋发展,因地制宜抓产业,努力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增砖添瓦。

  张世云、李丽娜、李光芹、王付美等代表,按照“551”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广泛走访和联系群众,人均联系群众达10户以上,为开展具体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世荣、罗天良、窦兴会、娜主等代表,作为村组的带头人,结合了解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掌握的村情村貌情况,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建公益、打基础、保环境、促发展,重点为村组建设活动场所,引水排污建公厕,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

  临翔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征求代表意见,整合部分活动资金,分别为圈内村大寨自然村三、四组,平村乡换良村圈帽下组那翁田居住点和章驮乡塘房村塘房自然村安装路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因地制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充分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基础上,针对联系群众的具体情况,代表们确定了具体的帮扶人员和帮扶措施。

  仆洪良、杨仁安、施学忠、俸丽娟等代表,资助身患重病的困难家庭、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生活拮据的特困家庭,帮助解决暂时的求医购药、入学、生活的燃眉之急。

  张金全、李红江、李杨发、陈金玲等代表,则针对进一步巩固和打牢群众脱贫致富基础,资助群众种植甘蔗、桑树,养殖蚕、羊、鸡、猪等,发展种养殖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地生活。

  大多数的代表则把帮扶的重点放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上,结合实际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解决困难,为全村、全县乃至全市的脱贫出列作出了努力。

  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 通过走访,代表们收集到46条意见建议,内容涉及脱贫攻坚注重产业发展的支撑、人居环境提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健康、加大对农村人员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关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无论是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产能力提升还是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健康,这些意见建议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摆脱贫困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望。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