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把精准要求贯彻到脱贫攻坚全过程
背景
昨日,我省举行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战略思想,进一步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动员全省上下更加有力、更加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话题
本次会议距2月初的省委农村工作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仅一个多月时间,为何省委要再次召开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部署?本次会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作出了哪些新部署?
深入剖析存在问题
2016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国家考核任务,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与此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我省开展的一系列调研评估中,仍然发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昨日的会议就突出问题导向,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这六个方面问题包括:思想认识没有完全跟上,攻坚责任没有全面压实;精准扶贫基础不够牢固,精准帮扶措施还不到位;层层加码倾向抬头,形式主义有所表现;政策红线意识淡薄,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突出;项目前期不扎实,资金监管还有漏洞;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等。
会议明确指出了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具体表现。如:“扶贫政策只落纸面、不落地面。部分退出贫困户存在饮水安全没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没有参加大病医保、仍住着危房等问题”“基础工作不扎实,贫困对象错评、漏评现象普遍存在,将财政供养、经商办企业、拥有商品房、个体工商经营对象等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农户,导致部分资金被农户用于建房等非产业发展支出”“层层分解加码年度脱贫目标,年终脱贫销号是‘矮人堆里选高个’,一些贫困户进档立卡才一年就被要求摘帽”“部分县项目论证不充分、调查不深入、前期工作滞后,项目组织实施不力、推进缓慢,许多扶贫资金趴在账上”“一些干部群众依赖思想严重,一些原本在省外务工的青壮年健康劳动力回乡申请成为贫困户,等着政府补助”。
针对上述问题,会议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各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分层分类找问题、查漏洞、抓整改、促落实,用一个月时间把精准落到实处。
会议提出,在此次专项行动中,省级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到挂钩县帮助找、督促查、推动改;省级挂钩扶贫单位,审计、督查、发改、扶贫等部门要帮助找出问题、提出措施。同时,各地要结合考核、评估、督查和这次专项行动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分析原因,拿出解决办法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推动工作落实方面的差距,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方面的差距。”本次会议上,省委对抓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把改进工作作风放在了重要位置上。
例如,会议提出坚决反对“造盆景”“垒大户”等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不顾实情、不重质量,层层加码赶时间、一味求快拿政绩的倾向;坚决反对掺水造假的“数字脱贫”“被脱贫”“脱贫即返贫”现象。对于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的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问责,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每季度通报一批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针对精准退出问题,会议强调,要严格标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对贫困群众吃、穿、住、产、学、医等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和评估,既不擅自提高标准,也不随意降低标准。脱贫“时间表”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不能为了完成脱贫指标而搞突击性的临时“大输血”。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放到同等重要位置,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扶贫政策要保持,摘帽不摘政策、退出不退帮扶。
在激发内生动力方面,会议提出,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坚决破除“意识落后、思路闭塞,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知难而退、缺乏斗志,作风漂浮、不切实际”等不良作风,撸起袖子带领贫困群众加油干。各类帮扶项目和扶贫措施都要围绕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来进行,扩大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鼓励、支持和带动贫困群众光荣脱贫、勤劳致富,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增强内生动力。
会议还明确,要率先在脱贫攻坚中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从今年开始,对贫困县如期摘帽、考核结果位列全省前10名的县委书记、县长,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特别明显或贡献突出的干部,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未完成目标任务或有其他严重过失行为的,进行组织处理,严肃追究责任,让那些不把“军令状”当回事的干部从政治上付出代价,决不能换个地方或单位继续做官。
更加突出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牢牢扭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生命线。本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把精准要求落实到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全过程,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为此,会议对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许多科学精准的具体安排。
针对进一步构建大扶贫格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教育部、国土部、国家林业局等片区牵头单位、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和中央企业的沟通衔接,进一步抓好同中国三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云南烟草专卖局等的对接协调。要通过建立扶贫荣誉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入挖掘社会帮扶潜力,不断壮大社会帮扶力量,全面提高社会帮扶层次,着力提升社会扶贫水平。
“不管财力有多紧,都要大幅增加扶贫投入。”这是本次会议就扶贫资金保障的明确要求。会议提出,要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上多想办法,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申报审批环节,赋予贫困县真正的自主权,对纳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一律采取切块下达方式分解到县,不得指定具体项目或提出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任务要求。对不愿整合、设置隐形障碍的部门要严肃查处、严厉问责。
为更好地让财政资金在产业扶贫中发挥效益,会议提出,要减少直接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贫困群众一次性拨付资金,通过分阶段分批拨付、按发展成效拨付等约束性的方式,精确投放财政扶贫资金;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方式向上下游延伸,通过企业承诺优先安排贫困户就地务工等方式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企业承诺就近优先采购群众农产品增加生产性收入等。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会议要求,对扶贫资金使用中动手脚、玩猫腻,出现贪污、侵占、挪用等行为“零容忍”,做到“每一条线索都要认真处置、每一个案件都要严肃核查、每一分违纪资金都要及时追缴”。下一步,各地将探索建立民生监督组、选聘民生监督特派员,实现民生监督乡村全覆盖。同时,省委要求各级政府设立扶贫专线,做到对群众反映的事项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