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内源扶贫相结合的道路

16.12.2014  13:37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扶贫开发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关乎我们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新形势下,如何根据晋宁县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打赢扶贫攻坚战,是摆在每一个扶贫干部职工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我们认为应做到二个结合,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二是扶贫开发与内生动力相结合。
  扶贫开发与内生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生动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出来,外来的各种帮扶科学到位,内外结合,地区的脱贫致富才能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最大的扶贫,也是我县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就我县来说,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建设发展起来,贫困状况就能得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是扶贫开发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最终消灭贫穷的重要途径。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扶贫开发要以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大局,在促进区域经济中发挥作用。
  二要把扶贫开发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扶贫开发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外部因素,其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通过扶贫攻坚、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到户贷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易地搬迁、挂钩帮带等工作,努力解决贫困群众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等问题。
  如何改变一个村委会贫困落后面貌,使当地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除了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的扶贫开发外,村委会的内生动力这个内因也是关键。
  村委会不仅是基层行政组织单位,也是集体经济组织单位。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它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民主”。村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并协助乡镇的公共行政工作,保护集体、村民的经济权益和自然生态环境。村委会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报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保障各种类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财产权及其他合法权利和利益。村委会是本村改变贫困面貌内生动力,因此,村委会的内生动力强不强,作用明不明显,首先要看村委会有没有一个坚强的党总支。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是贫困村内生动力的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也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才能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其次必须壮大集体经济。就村委会而言集体经济是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我县来看,集体经济强的村委会,贫困人口相对较少,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相反,集体经济弱,甚至无集体经济的村委会,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多,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少。扶贫部门在扶贫开发的同时,要支持贫困村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加强村委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委会产业发展。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扶贫开发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是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只有扶贫开发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有了贫困村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有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措施,有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就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