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将公众重新迎回博物馆内

18.05.2016  14:47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其实,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景观。很多历史遗物从它们原本所处的复杂地理环境里被发现和整理,然后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聚合在博物馆里成为永恒的历史。

    博物馆,是文化景观最好的养护者、研究者,它同时向公众展示文化景观的精粹,让器物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陶冶那些失去文化景观的公众情操。

    因此,博物馆是城市人得以观察世界的最佳文化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是否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标志。

    不过,5月18日虽说是国际博物馆日,但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并不清楚这个日子。因为他们并不需要专门用一个日子提醒,他们每天都在过博物馆日。

    在大多数中国城市中,公共博物馆的比例是严重不匹配的。事实上,包括公共博物馆在内,中国城市公共建筑的比例都非常低。它们通常让位于城市快速建设的商业化土地需求,因而失去了扩展的机会。

    城市居民的阅读、文化需求虽然极其庞大但缺乏引导,因此显示了一种劣化的迹象。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低,对于公共博物馆的兴趣不足。这本来应该更加激起政府对公共博物馆的投入,但投入显然也不足,同样它要让位于地方更为急迫的经济开支。这导致它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引进更好的展品,也缺乏更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将挑剔的公众重新迎回馆内。

    其实,中国博物馆的内涵极为丰富,比如故宫博物院、西安博物馆等,它们甚至就是历史文化景观的一部分。研究、展示与藏品本身所在的地理位置完全浑然一体,是一部活历史。

    这些宝贵的财富因为与文化景观的深度融合,使其超越了一般博物馆的形态,它和旅游观光结合得更为紧密,因此并不缺乏公众最大程度的关注。

    然而,这并不是常态。而且欣赏者多半并没有对文化知识、历史馆藏有敬畏感。对他们而言,博物馆与其他自然景观一样,不过是一个景点。这些尴尬导致中国的博物馆虽然拥有庞大的文化景观,但受众者的文化素养却差强人意。

    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的博物馆却呈现欣欣向荣的面貌。这些博物馆可以说是星罗棋布、花样繁多。它与中国民间的收藏癖合谋,构成了个人兴趣与对外展示欲的结合。其中不乏优质的博物馆,填补了许多公共博物馆不曾关注的文化领域。

    但个人博物馆不可能弥补公共博物馆不足的缺憾,因为个人博物馆无法替代主要文化景观的价值。能让文化景观得以安放的依然是城市的公共博物馆,也只有公共博物馆这种庞大的聚合平台,才能真正勾起市民对文化的全面热情,才能让市民对所处地理的文化景观抱有敬意。

    这一点对于古城昆明来说也是参照。(都市时报 梁兼)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