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撞上春节
美编 张维麟 画
编者按
今年春节属猴,而互联网的“猴性”格外活跃。回顾2016年的春节,互联网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动手指让年货提前到家,看春晚点手机咻红包,发微信向亲朋好友拜大年,还有更多淘宝农村站特色站加入“年货节”行列,足不出户就帮你办齐年货……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也让春节既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方式,又增添了更多的新变化新趣味。期待在猴年里,互联网继续像美猴王一样显示正能量,为广大民众造福。
文化 依托传统促进多元
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天天都有事情做。扫房子蒸馒头割鲜肉,新年真的来到了。以前过大年,要准备食材,贴起春联,家人团聚,除夕守岁,给长辈拜年。现在过大年,多了互联网,可以网络定购年夜饭,网上看春晚,网上发红包、发信息拜年;一些人用旅游的休闲方式度过新春。
春节从农业文明中走来,传承至今,是长辈们心中的家乡模样和青春记忆,是现在年轻人与家人互相探望团聚在一起的时间。空间与时间不断变化,人们的过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没有坐在一起准备年饭,或许少了和面包饺子的亲近和沟通;不能放鞭炮了,也少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仪式感;没有与家人团聚,出去旅游,仿佛离家乡远了。其实“年味”就是春节文化的元素集合,春联、鞭炮、年夜饭,还有一家人的情感交流。少了这些传统的元素,无怪乎很多人感慨“年味”淡了,气氛不够,人情味不足。
互联网时代,春节文化的变化与传承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很多问题在讨论中日渐清晰。春节文化植根于农业文明,尊崇农业社会长者的地位,提倡对家中长辈的孝道,注重历法内涵,考虑的是一年的耕作。而随着工业文明到来,物质不断丰裕,社会分工细化,互联网不断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过年自然有了更多新元素:在网上参加春联比赛;去另一个地方感受那里过春节的民俗文化和美食;除了探望亲人,也会与惦记许久未见的朋友视频聊天;除了庙会、年货街,手机微信客户端收到商场新春购物优惠的信息,大家购置年货有了新去处。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春节文化中“一家人忙年”“乡里拜年”的地域限制,让访亲问友更加便捷,有共同价值的朋友互相拜会,春节有了更多友情元素,更加开放、多元,购物、旅游等消费方式也为春节文化增加了经济效益。春节的意义也从农耕的重要性转变为个人全年计划的开端。
现实与虚拟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传统与现代分离,在春节文化的变化之中,不变的是亿万人回家路上的热切盼望,不变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个基础上,春节的元素越来越多,文化也更加多元,这个过程不会停止,时代还会赋予它新的变化和内涵。(朱婧)
交流 可多做“互联网-”
刚刚过去的春节,和前一个春节相比,笔者和家人聊天叙旧的时间多了,彼此之间的隔膜少了,甚至回归到以前那种无话不谈的状态。这种状态,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在于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是回老家过的,在湘西的山旮旯里,时有时无的4G信号,让我放弃了对手机的痴迷,转而与家人回归到最原始的交流中。当“互联网+”撞上春节,当更多的朋友不是在“摇一摇”就是在“咻一咻”,我们却在最初始的状态中找寻到不忘初心的那份安慰。
在现实生活中,“玩手机”已成大多数人主要的生活状态。在地铁、公交上,人们在玩手机;在过马路时,人们在玩手机;在上班时,人们还在玩手机……而春节,则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发红包的高峰期,所以此时的很多人,都在拼命地玩手机、忘我地抢红包。以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是“有人的地方就在玩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哪怕“近在咫尺”,也会有人选择用社交软件,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如此现状,在笔者看来,应该算是一种病态。
这样的状况,也曾激起一些小说创作者极大的热情。小孩花钱买父母的时间、年长的父母花钱买儿女的时间等,都被创作成小说。若如今的现实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这样的小说情节,便很可能成为现实。
在国外,“玩手机”的病态行为也客观存在的,但他们的一些行动自觉,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在法国,就兴起“断网”的讨论与活动,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尝试从“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网络中解脱出来。而在英国,作家兼导演加里·特克用一个片名为《Look Up》的视频呼吁人们从网络中解脱出来,这个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伤感故事:一个沉迷于手机的男孩,错过了一段一生挚爱。
这样的意识,应该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如此话语早已不是玩笑话,而是逼仄现实的写照。当“互联网+”遇上春节,这样的问题便会被无限放大,而这,更是对“互联网-”的一种呼吁。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多做“互联网+”,以便提高工作效率;但在生活中,尤其是春节、端午、中秋等与家人、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每一个人都应该多做“互联网-”,远离手机,多陪伴父母、老婆、孩子,尽享天伦之乐。(龙敏飞)
改变 既是革新更是保障
从去年的微信红包“摇一摇”到今年的“咻咻咻”抢五福、抢红包,从一家人从早到晚忙着准备年夜饭到网购半成品年夜饭风头正盛,从“一票难求”的春运“囧途”到滴滴“顺风车”拼车回家,从登门拜年到通过facetime或微信表达问候,中国人的春节似乎正因互联网科技的全面渗透,呈现出全新的“过年style”。
在笔者的印象里,“过年的感觉”并非只从大年三十开始,从进入公历新年之后的种种准备,到办年货、忙归家、扫尘埃,从贴对联、放鞭炮、团团坐,到吃饺子、发红包、迎财神,各种新新旧旧的年俗里,渗入的是对父辈的感激、对亲朋的关爱、对过去的总结、对来年的盼望。而今,当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春节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却有人开始担心了:让互联网更多地进入到传统,是否会让年味变淡,让传统走远呢?
其实,这样的担心,只是因为“低头族”的增多,近距离交流开始不敌远距离的互动,但这只是微小一角,君不见低头族的手指上蹿下跳,其实都是在为过一个安心、称意、祥和的新年默默努力着呢。就如今天,我们不再大包小包地置办年货,取而代之的是进行“网上赶集”,但置办年货的习俗依旧,只是购物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已;再如,我们或许不再热衷于包个漂亮的“压岁包”,但依然会通过微信、支付宝给亲朋、小辈们派发“电子红包”,1元6角,9元9角,“红包”不再是沉甸甸的“炸弹”,而是充满了暖意的美好希望;再比如,虽然过年不再一家人围坐一团唠家常,却通过各种应用程序或是支付平台预定餐饮、娱乐、出行、旅游等节日安排充实春节假期,带着双亲,约着朋友,领着一家老小,各种丰富的活动让春节也愈发色彩斑斓……当“互联网+”撞上春节,虽然是新兴事物与传统文化的正面交锋,但既然能被广大老百姓欣然接受并乐此不疲,也充分说明其给传统注入的新鲜元素合乎民意,这既是改变,也是革新。
所以,大可不必为互联网科技渗入到传统节庆而担忧,毕竟年俗历经时光冲刷岁月流变,还能传承至今,说明文化本身存在的傲人生命力。只是,掌握技术的是人,传承文化的也是人,当年俗与互联网相遇,我们更希望能够平衡把握好两者的交汇点,守好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并通过日臻完善的技术辅助,让春节平安祥和,让人们称心如意。比如,可通过流量管控,来管理节日期间景点的人口流入;可通过“智慧城市”网络,监测并掌握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可通过食品安全质量追溯系统的普及实施,更好保障“节日的餐桌”……当“互联网+”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自在过年、品质生活的保障,相信这才是“互联网+春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刘薇薇)
出行 让服务顺风顺心
车票难买,租车又贵,不如搭个“顺风车”回家过年,这成了今年春节期间不少人出行的新选择。“顺风车”不是新名词,但当它在春节碰撞上“互联网+”,的确给大家的出行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春运人口迁徙大潮年年如期而至。节前,多家网络平台如滴滴、百度、嘀嗒和51用车等纷纷推出春节顺风车服务,用户只需登录该网络平台,输入起点、终点和出行时间就能对比选择可以使用的顺风车。但同时,“顺风车接单被罚款扣押”“顺风车不安全”等新闻却时时曝光出来,反映了这一新兴事物在法规制度、技术等层面还有很多要解决完善的地方。
2015年10月,交通运输部起草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了顺风车“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合乘人“分摊部分出行成本(仅限燃料成本和通行费)或免费互助”的出行方式。顺风车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有效配置车辆资源,盘活存量,节能环保的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压力;但面对顺风车司机和搭乘人的种种担忧,如何审核驾驶员资格,认定风险事故责任,界定成本和盈利,公开乘车相关信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如何让顺风车真正“顺风”,必须首先从制度方面落实。从目前来看,部分顺风车网络平台已经建立了保险理赔制度,与不同的保险公司合作,保障顺风车司机和乘客的安全,但从当前相关法律规定来看,责任认定依然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要依据,对车主来说,车辆被认定为家庭自用还是营运的保险理赔差别很大,这让很多车主对这项拼车公益行动望而却步,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应该充分协调好政府部门、网络平台企业和社会组织多方的关系。网络平台作为顺风车信息的“入口”和“出口”,不应只是把信息聚合在一起,还要在技术层面把好关,在顺风车运行时间、车型和司机等方面进行限制,防止黑车和不安全车辆进入;政府部门应该认识接受这一新兴绿色的出行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对网络平台进行认证监管,确保安全公开。(余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