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南归·虎勇写意花鸟作品展在昆圆满落幕

04.05.2015  23:41

昆明市博物馆李小帆副馆长向虎勇颁发作品收藏证

画家虎勇(中)与省文联黄映玲副主席(右一)、市文联王蓉主席(左一)合影

虎勇作品/丽日图 68X138cm 2015年(昆明市博物馆收藏)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王诗贻 5月3日,由蒋丽萍策展、汤海涛担任学术主持的“北游南归——虎勇写意花鸟作品展”在昆明落下帷幕,展出50余幅作品,是虎勇到中国人民大学访学归来的成果交流展。

    据悉,该画展4月25日在昆明市博物馆隆重开幕,云南省文联黄映玲副主席、昆明市文联书记兼主席王蓉、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曾德钧书记、云南省书法家协会陈鸿翎副主席、昆明市博物馆李小帆副馆长、昆明伊斯兰经学院蒙东平院长出席了开幕式。

    虎勇是一位来自云南昭通的回族青年画家,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主攻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与研究。为中国著名写意花鸟画家袁晓岑先生再传弟子,孙建东教授研究生。2013年-2014年访学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师从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先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省级展览、获奖并被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虎勇的此次个展,是继2014年4月北京大学“丹青—云南 虎勇写意花鸟作品展”的续展,展出50余幅作品,是他到中国人民大学访学归来的成果交流展。

    虎勇的写意花鸟画,继承了传统的表现形式和笔墨技巧,以书入画,注重写意本色,运笔灵动,用墨大胆,设色雅丽,章法得当。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陈传席先生评:“虎勇的写意花鸟传统的功力非常地道,味道也非常正。另外,他注意读书,这是当代很多画家所缺少的,因为中国画它是技巧,最后要上升到艺术,主要靠读书的作用,文学水平最后决定绘画的品味。”又说,“虎勇有很踏实的传统技巧,有云南的环境和写生的经历,他的作品有一种文学性,我觉得他将来是前途无量的。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先生之子徐庆平教授评,“虎勇是一位回族画家,其艺术观念受到儒道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双重熏染,他在中国古典哲学、人文精神与伊斯兰审美精神之间思辨,认证、融汇、贯通,形成了他对艺术的深刻认识。”又说,“虎勇在中国古典哲学和伊斯兰对艺术的认知中找到了共同价值,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表现崇高理想和自由精神,忠实于自然、情感和思想,不同文明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都是共通的。虎勇陶染在双重的文化影响之中,这种共同的价值对他的艺术认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该画展自开展以来,得到了业界人士及社会各界来宾的关注、支持,莅临观展的来宾还有云南艺术学院袁斌书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陈流副院长及杨卫民、汤海涛教授等;云南大学的杨修品和寇元勋教授等;昆明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武星文教授;云南文史馆馆员画家彭耘;云南画院国画家杨正国;云南省政协办公厅书画室朱丽楠主任、赵琼副主任;昆明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勇阿訇;其他兄弟院校的师生及社会各界来宾。本次展览由云南六大茶山提供礼品及茶艺友情支持。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