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38座病险水库旧貌焕新颜

12.01.2016  12:17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杨炎 通讯员矣俊兰 水库安全历来都是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晋宁县水务局对全县38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集中治理,通过实施坝体培厚加固、灌浆防渗等工程,基本消除水库病害和安全隐患,在城镇供水、灌溉、生态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位于晋宁县二街镇响水村委会的背锅箐水库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小(二)型水库,水库总库容为11.92万立方米。响水村委会的1500亩农田灌溉任务全靠这个水库。但是经过40多年的运行,水库已存在多项安全隐患。

    晋宁县水务局规划建设科副科长杨智刚介绍,由于当时施工技术各方面的考虑,当时填筑的坝都是人工填筑,填筑质量比较差,它的病患主要是由于坝体渗漏,溢洪道为土砌,而且断面太小了,只有一米宽造成泄洪各方面的能力达不到规范要求。

    2012年,晋宁县水务局把背锅箐水库列入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对水库的大坝坝体和坝肩进行了防渗处理,坝顶进行了泥结石路面加固,拆除了原来的老闸房,新建了斜板闸和溢洪道。通过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水库面貌焕然一新,水库泄流量由原来的0.35m3/s增加到17.43m3/s,从根本上解除了水库的病险隐患。

    背锅箐水库只是全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一个缩影。为尽快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十二五”期间,晋宁县水务局对全县38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集中治理,通过实施坝体培厚加固、上下游护坡、灌浆防渗、新建溢洪道等工程,基本消除水库病害和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了全县水库防洪、抗洪能力,在城镇供水、灌溉、生态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编辑:实习编辑 许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