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砚山县小麦高产创建长势良好

31.12.2015  20:17

                  

2016年砚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计划在平远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一片,完成一片百亩核心区626亩,千亩展示区1256亩,万亩辐射带动区11763亩。机播完成1126亩,于2015年10月25-31日播种。2015年我县冬季降雨丰富,小麦等农作物长势良好,预计小麦将获得丰收。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核心样板按照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播期、统一中耕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的“五统一”要求,组织农民开展生产,提高科技到位率,充分挖掘增产潜力,重点抓了以下技术措施。
  1、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耐旱、抗病(尤其是抗叶秆锈和白粉病较强)的小麦良种,示范区以云麦51、云麦54、云麦57、云麦53、云麦42等品种为主。
  2、适时抢墒早播:正常年景,冬春干旱严重,结合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扫尾透地秋雨,组织项目区农户前茬收后及早整地、备好农肥、透地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比传统提早15-30天,确保出苗。
  3、增加播种量,推进规范化种植:针对平远等地平时很少种植小麦,部份种植的密度也较稀,基本苗不足10万苗,亩用种仅8公斤左右,有效穗不足,导致产量低,为改变这一生产现状,提高单产,示范区适当加大了播种量,亩用种10-12.5公斤,保证了基本苗。同时,进行条播或条点播示范,带动大面积提升技术水平。
    4、施足底肥,看苗看天追施拔节肥: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 保证及时供给充足的肥料,满足小麦生长发育需要,以利形成大穗多粒的高产群体。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同时,亩用尿素15公斤,普钙25-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三者混合作底肥施下,或三元复(混)肥40公斤/亩,分蘖和拔节时,遇雨可酌情趁雨追施5-8公斤尿素,以利提高成穗率和促进大穗。
    5、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的主要病害是叶、秆锈和白粉病。防治的办法:一是拌种,每10公斤种子拌15%的粉锈宁20克。二是有水源的山地,分别在苗期、孕穗期用粉锈宁喷雾防治。抽穗后蚜虫为害比较普遍,用抗蚜威、吡虫啉等药剂防治1-2次,连片展示区病虫害综合防治达100%。
    6.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
  7.落实抗灾应变技术。各项目区在监控生物性灾害的同时,对旱、涝、渍、风、雹、霜等灾害性天气,制定处置预案,及时应对自然灾害。
  8.适时收获 当小麦进入腊熟期,既可收割。收割后要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