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东西部携手硕果丰——2018年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工作纪实
蔬菜、梯田红米、普洱茶、咖啡、三七、天麻等云南绿色食品成为东部地区居民生活中的常品;“引进来、走出去”,迸发出更新、更强的发展理念与动能;身处大山也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诊治……一个个片段,一边连着云南一边接着上海市与广东省,凸显沪滇、粤滇探索扶贫协作新路子的努力与成效。
一直以来,沪粤滇三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合力云南脱贫攻坚,不断推进扶贫协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用心、用情、用力的帮扶,让沪滇、粤滇扶贫协作结出累累硕果。从资金投入、物资捐赠到干部援助、人才培养,再到产业帮扶、深度协作,扶贫协作的模式不断升级,呈现出互惠共赢的格局。
高位推动 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一条长江,一条珠江,让上海、广东与云南血脉相连;东西部扶贫协作,凝聚起跨越千山万水的情谊。
今年4月,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到云南省考察对接,召开上海云南扶贫协作第十九次联席会议,明确了年度工作思路和任务,签订了干部选派交流、教育帮扶、健康扶贫、劳务协作、工会合作、广播电视助力扶贫协作等协议。
11月,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云南,与云南就进一步做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昭通市的扶贫协作工作进行协商交流对接。
12月,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广东对接扶贫协作工作,学习改革开放先进经验。
……
互访交流,不断推动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向更精准、更广阔、更务实方向发展。各级有关部门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积极编制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联席会议制度,畅通部门联动渠道,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动员,形成了组织有力、目标明确、责任明晰、推进有序、监管到位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机制。
云南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会议,认真总结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工作,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并与相关州市签订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责任书,细化量化各项帮扶措施,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在三省市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三方扶贫协作州(市)、区(市、县)和部门之间交流协作更为密切。今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和15个区410人次深入云南省贫困地区调研对接,召开联席会议101次;云南省13个州(市)和74个贫困县的主要领导也相继到上海市互访交流,签署帮扶协议。广东省东莞、中山、珠海3市组成123个代表团到我省考察调研对接,昭通、怒江党政领导80人次赴广东考察学习。
按照“中央要求、云南所需、沪粤所能”的原则,帮扶力度也不断加大。沪滇扶贫协作22年来,上海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1.01亿元,其中今年达26.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747个;2016年以来,广东省在云南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3.24亿元,今年达8.09亿元。两省市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今年投入怒江州3.19亿元、迪庆藏族自治州1.28亿元;对39个预退出和冲刺贫困县投入帮扶资金达3000万元以上。为云南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产业驱动 携手互动共促发展
云南的特色农产品摆上上海、广东市民的餐桌,沪粤的企业家们来到云南大展拳脚……一往一来,东西部协作不仅是单向帮扶,更是共同发展进步。
初冬,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广袤田野里大片翠绿的优质早蚕豆采收在即。在共和镇代冲村委会沙召龙村,百余名群众在田间地头忙得不可开交,这片400亩的早蚕豆将在春节前销往上海。
依托沪滇扶贫协作,牟定县与上海江桥批发市场签订特色蔬菜框架合作协议,建成上海蔬菜集团牟定生产基地,现已发展成以优质青早蚕豆为代表的特色订单农业2万亩,每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群众增收6800万元。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工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纷纷落地。这些项目既引领着地方经济发展,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我的工作是组装汽车导航,既能学到技术,工资也不低。”在永盛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李国艳说。
砚山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上海市多年来的倾情对口帮扶。仅今年5月,静安区便安排3000万元援滇项目资金,支持砚山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扩建等项目建设。
产业帮扶让大山里的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产业转移既为东部地区“腾笼换鸟”又为贫困地区增添了发展动能,最终实现双赢。
今年,在沪滇扶贫协作的框架下,云南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台产业合作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沪企入滇”工程,1月至11月,上海企业在云南实施合作项目209个,协议投资总额3210.6亿元。实施“云品入沪”工程,建设11个云南上海蔬菜产销对接基地,今年已有15万吨蔬菜进入上海市场。开展“公益+消费”扶贫行动,采取订制式、套餐化、全配送方式,精准对接贫困户农产品和上海市民餐桌,全年可实现销售5000万元,带动1.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昭通市和东莞市、中山市共建昭通粤商产业园,东莞华坚鞋业集团制鞋项目、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中山市中顺洁柔纸业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已入园生产或正开展前期工作。中山素果食品公司、中山市卉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澳牛集团落户昭通,投资4.3亿元,实施产业合作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珠海农控集团、华发集团、九洲集团等7家企业在怒江州投入3600万元产业资金,开展产业合作帮扶。
情牵民生 真情帮扶情意绵长
“一直梦想盖新房、娶媳妇,如今住上了新房,往后的日子就有了盼头。”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巴乡新芒东一组的五保户李小和搬进新房已经有一年多。
新芒东一二组是拉祜族聚居村寨,在上海市帮扶下,这里的68户村民从木板房和竹篱房里搬进了崭新的安居房。
围绕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普洱市9个贫困县分别与上海市黄浦区和金山区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贫困县扶贫协作全覆盖。
“我家之前住在山上的瓦房里,每逢下雨就提心吊胆。现在搬到水星坝,住上小洋房,喝上自来水,村里还有活动广场、卫生所,实在是太安逸了。”刘先友是昭通市永善县青胜乡民胜村小厂田坝七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2月从山上搬迁到水星坝集中安置点。
水星坝是中山市小榄镇结对帮扶的扶贫示范点。2016年,小榄镇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永善县整合资金3294.16万元,让150户623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安居梦。
沪粤滇不断深化结对帮扶关系,开展“2帮1”“1对1”乡镇、行政村之间的结对帮扶。目前,上海市15个区的镇(街道)与云南省361个贫困乡(镇)2353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关系,224家市属国企和知名民企与云南74个贫困县2433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三带两转”村企结对精准扶贫行动。广东省东莞、中山、珠海3市的66个镇(区、街道)与昭通市、怒江州73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关系,积极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259家企业结对帮扶昭通市、怒江州306个贫困村。
背上背篓,沿着狭窄湿滑的村间小道,走进高山村落。珠海金湾三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管延萍稍作歇息,从背篓里取出听诊器、血压仪、心电图仪,开始给闻讯而来的村民体检。这样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在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边远村寨上演。
脱贫攻坚,医疗保障是关键之一。上海28所三级医院结对帮扶云南28家贫困县医院,累计派出4批522人次驻点帮扶医务人员,接诊患者25.5万人次,手术2.2万台次。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32家医院与昭通市、怒江州32家医疗机构开展一对一医疗帮扶;珠海市派出89名卫生专业人才到怒江进行医疗帮扶,先后开展87场大型义诊活动。
大量贫困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劣势,但对于长期受制于招工难的东部企业则是“宝”。
“我们夫妻现在一个月有1.6万元的收入。在老家,一年也赚不到1万元。”在珠海市务工的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村民张霞说,不仅收入高,3个孩子在珠海都是免费读书。
“大叔,你只需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以后还会对你们进行具体培训。”今年8月,在昭通市盐津县举行的东西部协作扶贫秋季专场劳务协作招聘会上,中山市一家企业招聘人员向一位40多岁的农民介绍具体情况。当天,来自中山市的15家企业为当地带来2418个岗位。
既扶贫又“扶智”,授艺更育人,通过教育协作、劳务协作,不断补齐教育短板,不断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脱贫带来强大的内生动力。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对云南部分州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后生”实施对口单独培养和分段式培养兜底招生2000人。广东省在昭通市和怒江州探索“职教0+3”“粤教云”教育帮扶模式,开设“珠海班”“怒江班”,招收昭通、怒江籍学生2942人到东莞中山两市学习,怒江州中职技校150名学生前往珠海企业实习。
上海市今年投入帮扶资金2.49亿元,面向云南省农村开展各类用工就业培训10.75万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17.3万人。昭通市累计输出25317人到东莞、中山务工;珠海市支持怒江州人社部门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经费668万元,出台奖补政策,两地互设劳务服务工作站,设立智力帮扶基金,开展怒江州职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提升工程。
人才交流 勠力同心决战贫困
“三年红河行,一生云南情!当好红河扶贫战线上的‘上海兵’。”2016年6月,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之一的蒲永锴刚踏上红河大地,就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
作为上海市对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扶贫协作联络小组组长,蒲永锴带着工作组和当地党委、政府一起出谋划策,为贫困群众找致富路。“云品中心”携上海买手及电商到红河对接高原特色农副产品;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分会支持屏边苗族刺绣传承发展;在徐汇区开展“我为红河买一斤米,添一块砖”活动,带动销售元阳红米17万公斤……两年多来,他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智慧,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夜幕降临,寒意渐浓,元阳县俄扎乡党政办工作人员李刚的心里却暖意融融。回忆起今年6月到上海参加为期12天的“扶贫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他用“新鲜、精彩、差距”3个词来概括。他说:“回来以后,我们一直在思索,元阳出产的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独具特色,由于与市场连接不够紧密,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缺乏拉动。今后我们要向先进地区学习,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科技研发等功能板块,让优质农产品致富元阳各族群众。”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引领力量。
聚焦精准培训、双向交流、能力提升,脱“能力”之贫、脱“思想”之贫、脱“眼界”之贫。今年,上海市增派28名干部到云南挂职,使第十批援滇挂职干部人数达到109名;广东省第三、第五、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和挂职干部57名进驻怒江、昭通开展帮扶工作;两省市选派48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云南省开展智力帮扶。同时,云南共选派275名干部到上海、广东挂职锻炼,选派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规划等专业技术人才1008人次到两省市学习交流。
跨越千里的牵手,让三地扶贫协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展望未来,沪粤滇将继续携手前行,共筑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