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5年“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技术供给对接工作的通知

14.08.2015  17:57

各州(市)科技局,滇中产业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科技主管部门,有关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为促进沪滇科技合作深入开展,加强上海、云南两地在平台、企业、技术、人才、投融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解决我省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于2015年9月中旬在云南省大理市举办“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以下简称“洽谈会”)。

为促进洽谈会的顺利开展,在会议筹备阶段将对云南省技术需求和上海市技术供给进行供需对接。现将上海市部分技术供给信息发放给各有关单位,请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项目对接组织工作。

有意向合作交流的项目,请及时与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联系。

 

联系人: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李金玲

联系电话:0871—63113661

手      机:18183822858

传      真:0871—63113588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昆明市人民东路246号)

邮      编:650051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处    屈娥

联系电话:0871—63138618(兼传真)         

手  机:13529439028

 

附件:上海市技术供给信息表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8月14日

 

 

 

 


附件                       

                                 

上海市技术供给信息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简介

核心亮点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邮箱

1

家庭智能用电技术及其装置

      本项目对关键用电设备进行用电实时跟踪,可设定各设备月用电量,可进行用电安排,可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对用电设备进行远端通断控制,并支持和电力公司双向交互。

主要装置由智能插座和双向交互终端等组成,支持Zigbee/Wifi等无线通讯,对关键用电设备进行用电实时跟踪,实现用电信息可视化,可设定各电器月用电量,可进行用电安排以降低用电费用,可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对用电器进行远端通断控制,并支持和电力公司双向交互。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2

高功率密度太阳能并网装置研制

      本项目研发出的太阳能并网装置主电路采用DC/DC/AC拓扑结构,输入范围广,在各种日照强度和电池并联情况下都可并网发电。

体积小/安装方式灵活,最大功率转换效率>92%,反孤岛运行功能,最大功率快速追踪功能(MPPT),具有休眠节能技术,节约系统耗电。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3

电气设备温度红外检测系统

      本产品主要对电力设备关键点进行全方位、全天候非接触测温,获取设备实时温度,用以评估设备运行状态。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4

高性能Li4Ti5O12复合负极材料及期制备技术

      本技术的金属氧化物包覆的钛酸锂复合材料,含有变价金属氧化物,脱-嵌金属锂,此外在几次充电-放电后,稳定存在的变价金属对的优良电子导电性弥补了钛酸锂电子导电性差的缺陷。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5

污水处理厂污泥原位减量技术

      通过增设污泥减量模块、调控工艺参数和微生物种群利用微生物对污泥的水解溶胞和代谢解偶联作用实现污泥原位减量。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6

基于物联网技术多传感系统开发

      本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物联技术,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可以进行电能监测、环境监测。网络部署采用无线解决方案,系统采用低功耗技术及嵌入式系统技术。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7

基于云平台工业控制系统数据共享及设备诊断及远控实现

      本系统利用云平台,利用过程控制的OLE,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远处控制技术,可以进行远程工业设备状态监测及远程控制、设备寿命管理及诊断等功能。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8

新型空调热泵循环系统

      新型空调热泵循环系统中,喷射器替代传统的节流阀在蒸汽压缩循环中可以有效的减少节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可调式喷射器替代传统的节流阀;可以节约能源20%左右;循环系统实时优化控制;绿色环保工质。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9

电厂烟气污染物超净排放/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与装置

      本项目采用吸附/光催化对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进行减排,在烟道中喷射吸附剂,通过光催化的方法促进NOx和Hg的氧化,提高吸附效率,达到高效脱除烟气多种污染物的目的。

 

上海电力学院

吴建国

13371896828

[email protected]

10

心脏介入

      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现已成为全国、全军及上海市重要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2002年成为国家卫生部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9年挂牌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卫生部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同时也是美国心脏病学院以及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心血管病预防教育培训基地,2012年批准成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

      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冠脉介入,永久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并成为培训以上技术的中心,为全国30个省市数百家医院培训了数百名介入治疗方面的人才。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

梁春

13801731588

[email protected]

11

1、基于蚯蚓高产养殖与微生物互作技术改良土壤以解决三七连作障碍 ;2、基于蚯蚓高产养殖技术建立生态循环农业。

      云南省森林覆盖面积广,空气湿润,温度适宜,适合蚯蚓养殖的生态修复模式;养殖蚯蚓的过程可以处理畜禽粪便、沼渣以及部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蚯蚓可以用来直接作为畜禽和渔业的高蛋白饲料,或者深加工作为生物农药和叶面肥;通过蚯蚓和微生物互作配制的叶面肥能解决三七等参科药材的连作障碍问题;蚯蚓粪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和渔业饲料;在处理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过程中既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具有显著增产效果;蛋白饲料可以自用或者创收,可以给农民带来实惠的收入,农民乐于接受,我们科研团队在蚯蚓养殖和生物农药研发方面已经具备了具有自助知识产权的技术,从现有蚯蚓养殖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的调研分析结果可知,该项目具有一定可行性。

1、与同类技术相比,是目前国内外最适合我国气候和地域特点的蚯蚓高产养殖技术,解决了蚯蚓种质筛选和高产养殖,具备了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
2、基于蚯蚓高产养殖技术生产动物高蛋白饲料和生物农药及叶面肥;该生物农药能解决三七等参科药材连作障碍。可以用于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土壤改良。
3、基于蚯蚓高产养殖技术处理农业秸秆、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环保技术。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朱江

13120610780

[email protected]

12

太阳能光热蒸汽系统、新能源海水(苦咸水)淡化项目

      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上海市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一家高科技技术研发、创新经营模式企业。
公司于2012年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证书,2014年通过上海市节能服务机构备案,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研经费资助,2014年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线性菲涅尔太阳能跟踪聚焦集热系统,能稳定连续输出的蒸汽系统;太阳能高温蒸汽TVC+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提高系统可利用率,产水比高,产水品质高。
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化可带动无污染的低碳经济、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经济的高速发展。

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彭志刚

13916073500

[email protected]

13

沼液减容技术

      污泥太阳能干化

内循环Fenton技术处理废水

太阳能干化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楼紫阳

13564381973

[email protected]

14

农业秸秆、稻壳、果核制炭技术及装备

      秸秆、稻壳、果核作为农业废弃物一般进行露天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及当地政府严禁露天焚烧处理方式。如何处理秸秆、稻壳、果核等农业废弃物是面临的难题。本项目采用秸秆、稻壳、果核为原料,通过烘干、碳化工艺各种秸秆、稻壳、果核炭,同时开发出装备。

碳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为烘干、碳化工艺提供热源,无需额外能源,具有成本低、能耗低、环保的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

许振明

13661947849

[email protected]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