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理州旱稻栽培模式及示范种植

15.10.2014  16:19

    2014年大理州山区、半山区面临严峻的干旱影响,依据旱稻相对投入少产出多以及特有的节水特性。按照坚持以水布局、优化结构、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作物布局思路。州内巍山、云龙和宾川农技部门积极谋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外地引进旱稻新品种(系)在山区、半山区和水改旱地区试种推广,试验示范取得成功,效果明显。巍山县农技站组织实施的地膜覆盖旱直播样板78亩,经田间实测平均亩产达496.6千克;云龙县传统旱稻栽培10亩,平均亩产375千克;宾川县农技站2014年引进4个旱稻品种,通过葡萄套种旱稻试验示范1亩,其中,文陆稻4号,亩产355.4千克;文陆稻10号,亩产235.08千克;文陆稻26号,亩产362.84千克;文陆稻6号,亩产351.04千克。面对州内近年旱情旱象逐年严峻的客观实际,巍山、云龙、宾川通过旱稻的多种形式种植探索,将为大理州节水抗旱农业发展寻求到一种捷径。

                

巍山县地膜覆盖旱直播植株长势

                

州县技术人员在田间实地测产

                

地膜覆盖旱直播田间中期植株长势长相

                

技术人员在测算每亩有效穗

                

云龙县传统旱稻田间长势长相

                

技术人员与户主分析传统旱稻经济性状指标

 

                

州、县、镇技术人员对传统旱稻进行田间观察记载

                

传统旱稻田间穗型

                

宾川县旱稻新品系展示

                

宾川县旱稻新品系文陆稻10号展示

 

 

宾川县旱稻新品系文陆稻26号

宾川县旱稻新品系文陆稻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