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吸毒,同僚为何装作不知道?
因临湘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刘群林吸毒“传闻”,原市长龚卫国吸毒事件再次引发关注。有消息称,该市公安局长曹青松被免职缘于对龚卫国吸毒监管不力。据记者调查了解,对于龚卫国吸毒一事,曹青松确实事先知情。(9月5日《现代快报》)
监管不力,公安局长曹青松被免职一点不“冤枉”。不过,对于龚卫国的监管就仅限于公安局长1人吗?对一名党员干部而言,人人都是监督员,不仅组织要监督,同事要监督,群众要监督,媒体要监督,为何在这么多双眼睛下,龚卫国长期吸毒却“埋没”于坊间传言,试想,如果没有递送给巡视组的那封举报信,龚卫国还将在毒品中迷失多久?
调查发现,其实龚卫国吸毒早已被临湘市政府内部人员发觉。临湘市某局局长同龚卫国出差一个月,龚拿房卡时从兜里掉出一粒药丸,局长捡到后明知是毒品,却只能告诉龚说“你的感冒药掉了”。局长为何不将药丸作为证据上报纪委,而是选择了归还?为什么,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龚卫国是市长!
正因为龚的市长身份,监督成为一种负担。正如一位岳阳市政府官员所说,即便公安局长曹青松知道龚卫国吸毒,但因为龚是曹的上级,又是关系不错的同僚,却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同样,作为下属的局长,怕穿小鞋,担心报复,就更不敢造次,冒然举报。因为这很可能关系到自身“饭碗”的问题。
下级不敢监督,那么同级呢?通常来讲,同级班子成员了解情况,但怕伤和气,两败俱伤,不愿监督,除非存在利益争斗。再说了,龚卫国作为市长,是除了市委书记外的主要领导,可谓主政一方了,同级别官员一般不会“凌驾之上”。
同级不便监督,那么人大、纪委总可以监督了吧。无奈,人大、纪委主要领导通常是市委班子成员,与市长属同级别了,正如前文所述,同级别领导通常不愿监督。人大、纪委都不愿、不便监督,普通老百姓更是监督无门了。
上级监督总该奏效吧?上级监督固然有力度,但点多面广,难以经常,不易监督,一是监督范围有限,二是信息渠道存在局限,三是鞭长莫及。故此,说来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渠道多种多样,现实却是条条道路都不畅通。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很多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一二把手们,处于近乎无监督的状态。
还好,因为巡视组的到来,一封举报信打开了监督的阀门,龚卫国吸毒事件终于不再“云里雾里”。但巡视组不是长期进驻地方,巡视组一来可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那巡视组一走呢?何况反腐怎能仅寄情于巡视组?
如此,对于主要领导而言,内部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依然应作为监督突破口,避免内部监督“失效”,就必须强化班子内部监督连带责任,消除监督“中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既要追究班子“一把手”责任,也要追究班子整体责任,包括班子其他成员责任。同时,其他监督方式也无一不可,唯有健全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并严格执行,监督才不会沦为“纸老虎”。否则,一个“吸毒市长”倒下了,零监督的土壤没发生改变,下个“吸毒市长”依然会“长”出来。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