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成为温凉山区农民增收新亮点

04.11.2015  23:42

  连日来,在昌宁县漭水镇沿江、翠华、联福三个山区村的许多依山而建的遮阴大棚里,村民正在忙着采收成熟的山葵根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沿江村黄竹林村民小组村民赵斌的种植棚里,他正和请来的10多个村邻一起,采收自家的3亩山葵。大家一边干活,一边与赵斌算着增收帐。赵斌开心地说:“我家去年种了3亩山葵,这次采收根茎的亩产值是4千左右,仅此一项,每亩的产值比起种玉米就高出4—5倍。在这之前,已采收了两次鲜叶和叶柄销售,总的收入加起来达到了9000多元。
   “通过这次种植,我觉得山葵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冷凉山区,种出来的山葵质量好,客商也非常喜欢,直接开着车子到地边来收购。明年我还要继续再种3亩,把这个产业发展得更好,带动更多的人种植,形成一定的规模。”谈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赵斌说得很多,“种山葵从种植到每次采收,都要用很多的工,平均每亩的用工量在10个左右,我们都是请寨邻寨舍的人都来帮忙,每个工的工价是60元,我这3亩地付出去的工钱大概是2000元。我自己增收了,他们也可以不出去外面打工就能苦到钱,还能照顾到家,大家都能得实惠。
  2014年,漭水镇在实施整乡推进扶贫中,通过带领村组干部和农户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在天堂山脚的翠华、沿江、联福3个村规划试种山葵350亩,通过围绕“引得进、做得活,能致富、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争取产业扶贫政策和资金为支撑,抓好土地流转经营为基础,严格把好“因地制宜、科学种植、管理到位”三道关口,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通过引进大户示范带动发展、鼓励敢投入愿意做的农户规模发展、支持部分群众小片试验性种植发展的方式引导种植发展,分为夏、秋季两批组织种植,其中去年夏季种植215亩。目前,第一批种植的215亩山葵已开始最后一次采收销售,农户每亩实现收入均在9000至12000元左右,大部分种植户在采收完第一批根茎后,又种下了新的种苗。
  “试种的情况证明,山葵是我们冷凉山区、半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户脱贫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子。我们将继续抓好科学种植管理,不断拓展市场销售渠道,逐渐把山葵产业做成一个‘市场主导、群众自愿、适度规模发展’的冷凉贫困山区增收产业。”沿江村党总支书记王双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