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彝寨碧多美
听说碧多村的水泥公路通车了,这事让我兴奋不已。碧多是一个古老的彝家山寨,民风淳朴、友善和睦,是城里人很难找寻的恬静清幽之地。立春过后,我和同事再次踏上了去碧多的路途。汽车行驶在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上,几十分钟就到了,昔日偏僻的山村不再遥远。
老黑山是易门县境内的最高点,碧多村就坐落在老黑山西麓的大岭岗上,筑石为寨,海拔1900米。村子距离县城约38公里,全村103户、426人全是彝族,据说有400多年的历史。
碧多村被群山环抱。时逢春暖花开,村子的墙头上、屋檐下挂着风干的腊肉、香肠,还有泛着金光的包谷架。放牧归来的农户要么背着山茅草、要么背着野猪菜,有的则背着干柴陆陆续续从各个方向回家来,拴好牛羊,忙着生火做饭、打理家务。
每户农户家的正堂进门处都有一个“火塘”。火塘的火,一年四季不熄灭。那是在地下刨出的一个浅坑,用一个大枯树的树疙瘩,经常燃着火。火塘上方,从屋顶挂下一根藤条,用木勾挂着一个熏得黑不溜秋的铜罗锅。铜罗锅里平时煮着开水,来客人时,用于泡茶;做饭时,就把火塘的火吹燃,用铜罗锅煮饭,饭煮好后,在火塘上架上一个三角架,放上小铁锅,用于炒菜。在火塘上方,还挂满了腊肉,甚至还有野味,村民管它叫“火熏肉”。一家人,围着火塘,吃饭、喝酒、聊天,其乐融融。因为家里终年燃着火,久而久之,用松木盖成的房屋就被熏得像他们黝黑的面庞,油光发亮。
骡马和牛,是碧多村民生活的重要工具。遇到春耕季节,或者马帮要出山,哪怕人饿着,也要给牛马吃最好的饲料。真正的赶马人是不骑马的,即使马背空着的时候,也是跟着马走。耕田地的老牛,更是他们的宝贝,一户人家最值钱的财产就是那头牛了。
村民们的服饰,以黑色为主,衣服上缀以银饰品。做衣服的布料,以前是她们自己织成的土布,衣服上大多绣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代表吉祥。年轻人的服饰,还配以绿色,或者红色底衬。女孩子的衣服,相比男孩子的要复杂一些,绿色或红色的衬衣上面,穿着刺绣精美的圆领外衣,她们大多穿裙子,一层层叠起来,内长外短,然后在腰间系上彩色的腰带,走起路来,叮铃作响。男孩子的衣服,以褂子居多,褂子是圆领短袖的,扣子用布条做成;穿的裤子,他们叫“打折裤”,一条裤子不用裤扣,不系裤带,裤腰处很宽,叠起来别进腰里,到处跑也不会掉下来。更多的中年人,是用山羊皮或者山里打来的麂子皮,缝制成褂子,穿在身上像陕北的农民,只是头上包裹着的不是白毛巾,而是帽檐高高翘着的黑头巾。
“碧多”在彝语中是“爱唱爱跳的地方”,碧多村有300多年历史的民族舞蹈“跳哑巴”至今还保留原始风貌,古老神秘。据村里93岁的长老杞长保介绍: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村里都要举行小年节“跳哑巴”活动,热闹非凡,极具民族风情。舞队里,人们吹起葫芦笙、笛子,弹起月琴,唱着山曲,提着水牛笼、肉蔬、香火先在村中一块称作哑巴石的大石前制作道具。哑巴公外穿蓑衣领挂,头罩方形麻布口袋制作的面具,两面画有“哑巴公”脸谱,袋底两角插几根雉尾,哑巴母着彝族妇女一般服饰即可。两个哑巴均由男子装扮。
表演者装扮完毕并祭春神后,便汇集于哑巴石前,围桌奏乐起舞。从正月初四傍晚起,在村中挨家挨户跳,每到一家,两个哑巴先在门外静候,众舞者入门贺年送福。之后,两个哑巴疾步进屋,敲打门窗,挥动粽叶扇,以示驱邪赶魔,主人给舞队送肉敬酒,舞队拉着主人的手同在堂屋围圈起舞。舞毕,两个“哑巴”再次敲打门窗离去。待各户跳完,表示村中一切恶魔均被两个“哑巴”收于身上,舞队便跳到村中大场上,村民汇集于此,一舞者对天鸣一枪,两个“哑巴”倒地而“死”,表示恶魔已死,祸害已除。之后,舞队将“哑巴公”的蓑衣脱下烧掉,撒酒放爆竹,祭奠“死”去的“哑巴”。之后,舞队将各户送的猪肉在场边置锅煮熟切成方块,在场者每人三块,以祈祷村民四季平安、阖家幸福。
太阳落山了,大朵大朵的白云被霞光披上了一道金黄色的外衣。晚饭过后,连绵的大山渐渐黝黑沉默。山峦间隐隐透出零星的昏黄灯光,远远几声犬吠也因山乡沉寂的夜而分外突兀,月儿正泛起银光,星星闪烁,山腰上吹起丝丝凉风,枯草树枝舞动起来,百鸟归巢,唧唧喳喳叫个不休。碧多的夜晚好美。(作者单位:易门县公安局)
文/李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