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问题难住了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们
脱贫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回答是: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即收入达到省定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然而,当走入基层时,却产生了来自实际情况和群众情感的难题。
在实践中,有许多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让基层产生许多困扰。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脱贫错退”,对扶贫事业对地方对个人都将带来影响。
一头猪的4种算法,让脱贫认定产生疑惑
近日,有媒体在基层调研发现,不少地方在脱贫认定上因细则标准不一导致统计家庭人均纯收入存在偏差。比如,有的贫困户养猪,居然存在几种计算法:一是计入经营性收入;二是不计入经营性收入;三是养1头猪不计入经营性收入,养2头及以上均计入经营性收入;四是按照猪的市场价除掉养殖成本后剩余的部分计入经营性收入。算法不同,导致统计结果不同。
“一头猪”有多种算法,说明脱贫认定程序与规则中存在着短板,在细化准则上有欠缺。须知,脱贫认定是评判贫困群众脱贫与否的标尺,标准不统一极容易影响贫困群众利益和整个地方脱贫工作进程。
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事实上让扶贫干部在实践操作中“懵圈”,难免产生“错识误判”。目前,评价贫困群众可以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和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脱贫线。相对而言,“两不愁,三保障”只要深入细致调研,通过“肉眼”便可察觉出来。然而,计算家庭人均纯收入就存在一定的认定难度,在“一头猪”上犯难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同样,“一头猪”带来的难题,会直接导致上级扶贫评估第三方与地方扶贫干部在脱贫退出上存在分歧,无法对地方脱贫成效和扶贫成果展开全面客观检验。
算好“一头猪”的账,才能算好扶贫脱贫总账。因而,相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同基层扶贫干部和百姓群众一道拿出更为细化、科学、可行的脱贫认定办法,起码不能让扶贫干部被“一头猪”难住。否则,不仅耽误扶贫精力与时间,也消磨了扶贫工作的严肃性与严谨性。
申贫被拒,“冰花男孩”带来的争议
2018年1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填转山包村的10岁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也被网友称作“冰花男孩”。12月8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自己想申请贫困户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的名额,但是都没有被批准。该村村主任王刚明9日告诉记者,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他已经递交过,但是不够评定标准未被获批。
是否符合贫困户评定对象,是否有资格获取公益性岗位,既遵循着“两有三保障”的硬性标准,也遵循着“有比较才有鉴别”的情理法则。在硬性标准上,云南省印发的2019年度《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贫困户退出标准中,涵盖了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等几项关键指标。无论是住房安全,还是义务教育,以及王福满每月近4000元的务工收入,对照每项指标不难发现,“冰花男孩”家没有一项符合贫困户贫困户评选标准,未被获批符合事实认定情况。
从法理上讲,“冰花男孩”的父亲王刚奎有权这么做。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每种申请都会获得通过。从情理上讲,因为有了“冰花男孩”头顶风霜上学的特殊背景,其父亲申请贫困户被拒后在网上发贴的做法,则又让人内心五味杂陈。
2018年1月9日,“冰花男孩”因为一张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偶然的内部工作照片能引发网络围观,社会良善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事实上,“冰花男孩”固然是个体的模样,却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形象浓缩。有过此经历者被勾起了内心感同身受的记忆,无此见历者也被场景所感动,让内心朴素的情感此际充分溢露。同情抑或指责,本质上还是法与理的评判。
确切说,有了“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等扶贫领域的公共事件发生后,对“冰花男孩”之父申请贫困户被拒的做法,若是没有理性的认识与判断,则很容易被先前朴素的情感所左右,而忽略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但情归情,理归理,在社会爱心给予“冰花男孩”们以同情与援助之时,如何避免因为过度关注和呵护,而出现情感绪的变化、思维上的改变和价值上的走偏,不仅是脱贫攻坚一线,更是群众对当前“扶贫”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否则,关心、爱护、救助式的给予与保护,就会成为伤害并产生负面示范。
扶贫脱贫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既要算好“脱贫”的账,也要树好“扶贫”的标尺,更要看长远、见根本。
这要求扶贫干部队伍拿出实干担当本领,甩脱数据依赖,通过精准深挖穷根、激发造血功能、增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等举措,提升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 曹句文 周楠 梁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