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将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22.03.2016  20:03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张杨 经历寒潮,让昆明很“受伤”,昆明今后如何加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气象局如何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及分时段密集播报工作?昆明气象现代化实施情况如何?3月22日上午,昆明市气象局局长李文祥一行走进政风行风春城热线直播间,与听众、网友进行了交流。

     昆明3月气温升高属正常范围

    3月以来,昆明天气逐渐晴热,这让大家有一种直接从冬天过渡到夏天的感觉。为此,昆明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李晓鹏在节目中对近期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说明。2016年2月昆明全市平均气温8.7℃,较历史同期偏低2.1℃,而3月以来全市平均气温15.9℃,较历史同期偏高2.3℃,气温升幅相当快。

    目前,主城出现的最高气温是3月18日的25.4℃,而历史上3月主城极端最高气温分别有2004年的28.2℃和2015年的26.5℃。李小鹏表示,目前气温还是正常范围,近期气温还会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寒潮经历之后 昆明将提高主动防御、科学防范极端天气的能力

    2015年末到2016年初,昆明经历了几次强降温,极端天气对于昆明造成的伤害很大,交通、供水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据了解,寒潮来临之前,昆明市气象局发布预警信息,参与了寒潮应对专题协调会,与市应急办、市交警指挥中心、市供电部门密切联系,通报最新气象资料和预报信息。但30年一遇的寒潮突然来临,作为气候条件较好的昆明,面对突如其来的气候状况,在主动防御极端天气方面稍微缺乏经验。

    李文祥表示,面对极端天气,昆明应提高主动防御极端天气的能力,气象部门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跨部门的合作,面对突发情况采取联动机制,并通过气象科普宣传、气候防御提示等方面提高市民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昆明将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据了解,《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在2016开始逐步落实。那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贯彻实施如何真正做到落地有声?李文祥表示,昆明早在2013年就已出台了相关雷电灾害防御条例,条例的实施对于提高昆明雷电灾害防御、推进雷灾害防御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除了雷电灾害以外,气象灾害的种类还有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只有雷电灾害防御相关的条例是远远不够的。

    在此基础上,昆明市气象局今年将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尽快出台和实施,并加强城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强化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如突发事件预警平台的建设,做到气象预报的精准化。李文祥说,面对极端天气,不仅要将预警信息及时地进行发布,还要做好延伸服务,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对办法进行探索,使气象灾害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017年昆明将在全省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

    李文祥表示,2017年,昆明将在全省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通过气象现代化的实施,使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得到提升。

    如何做到气象现代化?李文祥介绍,气象现代化就是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就是观测自动化、预报精准化和信息发布全覆盖。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在部分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主城易淹水点都建设了气象观测站,覆盖区域密度达到5公里一个。

    近年来,昆明也在不断加强气象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几年电子显示屏建设,全市已有4千多块遍布城乡的电子显示屏,可以实时发布预报和预警。下一步,昆明市气象局将加强跨部门的合作,如交运、农业、林业、环保、旅游等部门,力求把气象的延伸预报做到更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提升气象公共服务 加强精准播报和分时段密集播报

    目前,昆明市的天气观测能力在逐步提高,网格化建立的区域自动站,所有街道乡镇一级建立6要素的自动气象站,为开展精细化预报提供了一手资料。昆明市气象局还通过技术引进、创新提高了气象预测的精准化水平。

    在信息发布方面,今年昆明市气象局除通过微博微信新兴媒体进行气象信息实时发布外,还将探索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更多的平台,利用“互联网+”推动气象公共服务。另外,对于体感温度预报,也将密切关注预报手段发展,进行技术储备,逐步开展相关预报。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