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产业扶贫让贫困户增加三项收入 收地租领工资 还有年终分红
寻甸县小姑村车厘子种植基地。 记者杜文蕾摄
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寻甸县深知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在2015年全县减贫19601人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产、务工增收、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等脱贫方式扶贫,确保2016年完成75%以上的脱贫任务,实现建档立卡的4个贫困乡镇、32个贫困行政村、33000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实现全县脱贫出列。
目前,寻甸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在寻甸特色工业园区小多姑村、羊街镇甸心村初显成效。通过种植车厘子、香菇带动了合作社周边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
车厘子规模化种植
李自齐家的纯收入增加了3倍
在多姑村委会前不远的地方,记者看到道路右侧一个山头全种植了车厘子树,绿油油的很醒目,这就是云南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厘子种植基地,也是小多姑村村民李自齐上班的地方。正是有了这份工作,让李自齐家脱贫了。
李自齐是小多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没有来云南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班之前,一直在家务农,他和妻子劳作一年的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除去生活开支,供两个孩子上学显得十分吃力。自2015年8月,云南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小多姑村建车厘子种植基地,李自齐在有了工资收入的同时,将自己的土地租给公司,又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公司租用了我家3亩土地,每年每亩租金800元,我一个月在公司上班20天左右,每天都能将80元钱带回家,这样下来加上空暇时间务农的收入,我家一年的纯收入就超1万元,比原来增加了3倍左右。”李自齐笑着说。
在小多姑村,和李自齐用同样方式脱贫的还有73户贫困户,他们都在云南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脱贫。
“我早些年来云南游玩,就觉得云南气候很好,但是贫困人口比我们江浙一带多,为了能云南的脱贫攻坚中出一份绵薄之力,我将试验了四年多的车厘子品种选址小多姑村种植。”云南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虎军说。
云南云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小多姑村种植车厘子530余亩,同时进行优质车厘子幼苗培育、品种选育、GAP标准化种植示范。“公司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地引进纯原种品种,通过嫁接当地砧木以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环境。后期,我们还将增加1000亩以上的车厘子种植面积,想种植的农户可以凭身份证到我们公司领取车厘子树苗,种植挂果之后由公司集中收购。”邱虎军说。
“公司现种植的这些车厘子树苗大概2018年将全部挂果。4月份果树开花之时,整个山顶一片雪白,加上漫山遍野的花香,配着清水海的美景,山水相依,我们将打造彝族特色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邱虎军介绍。
甸心村村民很爽
年终分红每隔3年涨一次
与小多姑村相似的产业扶贫模式在羊街镇甸心村也得以实施。自2013年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到甸心村种植食用菌以来,带动了当地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李良华就是其中之一。
李良华今年已经50多岁了,能完全自食其力,家庭生活条件也不错,但这都是2013以来他和妻子在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上班后实现的。“以前像我这种年纪的村民,都是在家带孙子、做饭,几乎赚不到什么钱。但是,自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在我们村建食用菌种植基地以来,我和老伴就在这里打工,两个人一年有4万元左右的纯收入。”李良华说,就是因为这份工作,他们家盖了房子,还给儿子买了车,现在儿子也在开车,生活越过越好。
在寻甸县羊街镇甸心村像李良华一样脱贫致富的村民还有250余人,他们都在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上班。
云南万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0余亩,主要经营香菇、黑木耳、灰树花等食用菌的种植与销售。公司以建立“食用菌产业园区”为基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探索了“公司+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运作模式,带动了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
同时,该公司建立时,村集体为每个贫困户入股12500元,到年底每户贫困户可得到1500元分红,并且年底分红还会每隔3年涨一次。“直接将钱发到贫困户手中,他们不知道拿去做什么,很可能就直接花了,这样的‘输血’扶贫模式不可行,入股食用菌合作社可以持续‘造血’。”公司董事长曹建南介绍。
目前,公司二期智能化大棚正在赶建中,公司通过出菇基地的示范,以效益驱动来带动农户参与种植食用菌,扩大推进基地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逐步建立“食用菌产业园区”。“现在,甸心村已经有部分村民与我们公司合作,他们交一部分押金,我们将培育好的菌棒提供给他们种植,收获之后我们统一收购,每个菌棒每季产食用菌0.6公斤,年产2.4公斤,按每公斤10元收购,除去3元成本,一个菌棒纯利润20元左右。”曹建南说。
“让传统的一家一户种植户进入园区,通过公司的先进技术,成熟管理,市场营销,使他们的市场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曹建南说,依托寻甸县的气候优势,通过“食用菌产业园区”的建设,发挥公司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优势,实现了农民增收。
在寻甸县,像小多姑村和甸心村一样,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实现脱贫的村庄还有很多,这些村庄都是在寻甸县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走出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记者手记 寻甸产业扶贫出成效
目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寻甸县部分村庄已经初显成效,要确保全县2017年底脱贫出列,下一步寻甸县将重点发展“产业脱贫项目”。
“寻甸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接近15%,2015年初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6个、贫困村43个、贫困人口19043户63321人,是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区38个连片开发县之一,要在2017年底实现全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寻甸县扶贫办党组副书记高兴奎说,要通过发展生产、务工增收、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等脱贫方式扶贫脱贫,摆脱传统的扶贫“壁垒”。
目前,寻甸县通过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农业项目”“昆明市畜牧业生产扶持项目”三个项目,在仁德、鸡街、七星等乡镇(街道)发展特色畜牧业,建成规模化山地养鸡场12个,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16个、肉羊养殖场1个,投入240万元实施粮食高产创建12片,投入1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入400万元实施中央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项目。
“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寻甸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增收,土地流转农户有一笔收入,农户打工有一笔收入,加入合作社种植作物有一笔收入,没有劳动能力的社会兜底,2017年底可以实现脱贫出列。”高兴奎说。
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