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赤鹫的樱桃财富经 三天旅游收入达600万元
一颗小小的樱桃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富民县赤鹫镇通过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开展樱桃品鉴月活动,把小樱桃种出大产业,使樱桃的“分量”越来越重,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双丰收。清明小长假期间,赤鹫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涌入自驾车1万余辆,游客接待逾4万余人。短短三天,总人口只有10337人的赤鹫镇旅游消费收入600万元,预计樱桃采摘及延伸产业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人均收入1000元。
赤鹫镇自2013年举办樱桃品鉴活动以来,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樱桃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一是农民增加了收入。樱桃产业已成为赤鹫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产业的发展使果农增收进入“快车道”,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946元;二是市场提升了人气。产业链发展增强了农民对产业调整的积极性,提振了果农信心,带动了集镇建设特别是接待设施的发展和完善,在林果采摘区还发展出农家乐8户,农庄1个,形成3条功能相对完善的乡村旅游环线;三是为管理积累了经验。依托樱桃品鉴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2条入境交通环线和4条境内旅游环线,为采摘活动提供便捷的同时,极大地化解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四是坚定了发展方向。樱桃品鉴活动的成功举办,增强了赤鹫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取胜,错位发展的信心,立足于打造“昆明近郊、富民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基地”,唱响了“果香赤鹫”主题。下一步,赤鹫镇将围绕“培花、固果、通路、建园”四个方面重点,继续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樱桃品鉴月转变产销方式
4月1日,赤鹫镇举行“富民县赤鹫2015樱桃品鉴月暨‘发现赤鹫之美’摄影赛”新闻发布会,11家省、市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为樱桃品鉴月活动及摄影赛宣传造势。4月4日,樱桃品鉴月活动如期拉开序幕,一启动便显如 火如荼之势。
清明期间,赤鹫每天引来一万人次入园采摘樱桃,品尝美味。
而三年前,果农们为把樱桃销售出去,挑着担子、挎着篮子赶集串乡沿街叫卖。三年来,赤鹫镇通过举办品鉴活动来宣传樱桃,让樱桃“走出去”,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来”,从过去的提篮叫卖,到今日的地头销售进园采摘,赤鹫镇转变产销模式,真正实现了好东西“不愁卖”,将“市场”搬到田间地头,开通了一条销售“快速通道”,破解了果蔬保鲜难、运费贵的销售难题。
乡村旅游环线打通致富之路
赤鹫镇种植樱桃的历史可追溯到计划经济末期。近几年来,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路,赤鹫镇在山区、半山区推广樱桃种植,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到目前为止,赤鹫镇樱桃种植已达3000余亩规模,其中挂果面积达2000余亩,已然成为昆明近郊最大、最集中的樱桃种植区。
为了促使小樱桃做成大产业,赤鹫镇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规划,打通了2条入境交通环线,境内4条乡村旅游环线,开辟了临时停车场,统一制作路标路牌,邀请《都市时报》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赤鹫樱桃采摘实况,并安排专人负责疏导交通,引导旅客,缓解交通拥堵,进一步增强游客接待服务能力。
猕猴桃、波斯菊、农家乐齐上阵
开展樱桃采摘品鉴月活动,把市场搬到果树下,大大提升了农副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不仅樱桃从10元每公斤卖到了40元每公斤,还带来了其它的旅游收入。村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目前初具规模的农家乐有16家,其中,果园区农家乐9家,可同时容纳3000多人进餐。据统计,仅清明三天,种植户杨海波一家樱桃销售及农家乐营业总产值就达到3万元,全镇农家乐销售收入约40万元。小樱桃拉动的产业链条让果农和农家乐经营户得到实惠,同时,也带动了近1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赤鹫镇还在用好、用活林果资源上下工夫,挖掘樱桃产业带来的辐射效应,实施错位发展的战略,规模化种植猕猴桃、波斯菊、万寿菊,吸引游客前来品花鉴果,实现区域景观、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果香赤鹫”打造成一张响亮的名片。(昆明日报 记者田潇波 通讯员谢正坤)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